2020.2.11
1
2020年的开头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中国疫情,澳大利亚水火灾害,尼日利亚不明性致死疾病。每天点开微博和各大官方公众号都是在报道疫情实时状况。
说真的,现在才2月上旬,进入2020年才不过短短四五十天,就不断涌现各样的坏消息。各地封锁,检测,上班族难以返工,学生族开学时间待定,想想,就像微博网友所说的那样,2020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大部分人都只能呆在家里找事干,或者,也因为这次疫情,大家生活进度成了“慢进条”。
说真的,我已经放假接近两个月,如果不能预期开学,假期妥妥地持续延长。在我家这边,五线小城的边陲小地方,即便我是那种不爱出去荡的人,但也总觉得生活有那么一丁点不够自在。
放假那么久,人一闲下来就会想很多事情。我以前提到过,自己是那种会考虑、会规划、也会犹豫的女生。自从考试结束后,每天除了适宜娱乐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要写论文,要看专业书。总会觉得闲下来真好,也真空虚。
可能我就是有点与众不同吧,别人睡醒了能躺着煲剧刷手机,而我就不行。我偶尔觉得,既然睡醒了,躺着就是在浪费时间…的确,因为性格原因,我会为自己强制执行力的同时,也会间断抱怨自己好想“懒到底”。
2
有些人总会说,一定要做自己,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做最真实的自己。
额,其实我觉得挺对的。在步入社会前,考虑的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在学校期间的自己才是最无忧虑的。即便我现在大四,也还没实习过,但也偶尔会害怕,工作以后,自己会不会真的成为那种功利性的人。
之前有人和我说过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家境不优越的孩子,考虑的东西会比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贵孩子要多得多。无论男女,到达一定年纪,就会更成熟,考虑更周全。
接触过几个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想法。虽然我算不上家境艰苦,但接触的事务,生长的环境也很受限定。所以,我也很理解那些早早想精神和经济独立的朋友。
也因此,挺羡慕那些有想法,有实力,又过得“真实”的朋友。最初写文的初心也受到那些公众号号主的影响。
在她们的文字里,有着“不太寻常的生活”,即使我们都处在二十来岁的年纪,但我相信,她们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生活确实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关注和倾慕。
3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越带功利性地去完成一件事情,结果就会越事悖人违?
成立这个公众号已经快三年了,起初我以为只有在这写写稿,保持周更几篇就会有起色。于是我看文,找素材,写观点文,情感文,故事文,不断给自己定位。可是,直到2019年做了一个决定后,没时间再写文,于是断更了好几个月。从我考完试到现在,写文的热情下降,总不知该怎样表达出些什么内容。
我承认,我突然没有动力了,上不去的阅读量和涨不起的粉丝量让我已经产生许多次放弃的念头。每次想好主题写文到发文,挺愉快的,而发文后却挺心累的。因为本来没有多少流量,就需要推送到朋友圈,需要转发到好几个群增加曝光量。刚创公众号到断更前,我自己朋友圈里能看到的发圈次数都是关于自己的推文。久而久之,我不想再重复这种“操作”。
或者,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已经厌倦这种“自我推销”的曝光率。
有朋友和我说让我不要在乎那些流量和粉丝量,让自己保持写文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从小到大的考试,哪次不是为了能考个好成绩才认真备考。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次不是为了不受责罚才乖乖完成的。就连生病,哪次不是为了能快点痊愈,才按时三餐吃药的。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似乎我们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件事情都有头有尾,似乎都是为了功利性去完成而去完成。
我知道,如果知道复习能有好成绩,吃药能早点痊愈,大家几乎都会选择这样做。相反的,如果坚持公众号能给自己带来盈利,自己也会不自觉每日更文。
但我一点也不想自己变成这样,像是少了点天真和无畏。所以,自己一直在等一个时机。就像用来不断鼓舞自己的座右铭:只要自己越来越优秀了,一切事情都会跟着好起来。
温言说,是最新更换的公众号名称。起这个名已经挺久了,备考期间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能闲下来写写文,看看文,无意中想到了这个名字。其实,起这个名想让大家记住温言,也是温言用来诉说关于生活和未来的树洞吧。
以后,温言说还会持续更下去,但更多是用来记录生活还有心事。温言依旧会按会按着自己想走的样子继续骄傲坚持下去。
希望,大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