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庙出来,诸葛亮和吴懿匆匆赶往北城外原前军营驻地。
南征军征召的一万六千名将士已经在校场中列队等候了,各军各营按照所属阵列依次排开。士兵阵列之后,则是密密麻麻总有上千辆的辎重骡车和几千个穿着褐色衣裤的随军民夫。阵列之前,王平、张翼、廖化,以及关兴和赵统五名蜀汉大将威风凛凛地骑坐在五匹高大雄壮的重甲战马上。他们穿戴着形色各异的头盔和甲胄,明耀的铜铁甲片混杂于刚刚打磨过的钢刀和银枪之中,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夺人心魄。
诸葛亮在万众瞩目中迈步登上高耸的点将台,吴懿和马谡一左一右侍立在他的身旁。一道刺眼的阳光从天而降,恰好直冲冲地照射在诸葛亮苍老的面容上,令这一刻显得神圣而又威严。
马谡冲下面的号军摆摆手,那号军便依令吩咐下去。一头健壮的老黄牛被人牵着,从牛栏里一步一步缓缓地走了出来。它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即将被宰杀的噩运,极不情愿地摇摆起了尾巴,每一次迈步都显得沉重而悲哀。当这头老黄牛最终走到军旗之下的时候,几个军士过来用牛皮绳把它紧紧地拴到粗木桩上。老黄牛终于低下了头,浑浊的眼眸里再没有半分生色。
“南征军的将士们。”诸葛亮面容激动,话音微颤。
“有!”台下数万汉军齐声应和,声如震雷。
“昔日汉室倾危,九州叛臣四起,诸侯不尊王道,乃至天下浩劫。天幸有我昭烈皇帝神勇威武,领数十万汉室忠臣,于益州一地建功立业,以期兴复汉室,重还天下安宁。如今益州平定,朝廷推行仁政,外无刀兵敌寇之害,内有百姓安居乐业,实乃汉室兴旺之象。
“可恨南中叛贼雍闿、朱褒、高定三人,狼子野心,欲以一己之私念,毁百年之基业,挟持士民,起兵造反。如今交州困顿,孤立无援。叛军猖獗,欲先攻交州而后乱蜀郡,必以登成都、下禁城而后快。我昭烈皇帝所建之汉室乐土,如今危危可岌矣。
“更兼叛军暴虐。战火所及之处,无不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南中百姓俱是我大汉子民,亦是我等之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我辈岂有坐视不管之理?况叛军下交州之后,必将施暴蜀郡,我等父母妻子,又何能幸免于难?
众位将士皆是大汉之精锐,驻守京畿,保卫陛下,屡立战功。如今已养精蓄锐多年,更兼战具齐备,粮草充足,以此征讨南中乌合之众,数月必成,将建大功。如此,则汉室复兴有望!我等将名垂青史矣!
此次讨贼,远征辛苦。亮已和吴都督请得陛下圣旨,命丞相府和蜀郡都督府通力合作,对南征将士从优叙功,着力嘉奖。并命成都府对南征军将士家眷进行看顾,使将士可奋力讨贼,无后顾之忧耳!
南中之地,数十万忠臣义士望穿双眼,以待王师。祭旗之后,大军即刻出发。大伙奋勇讨贼,努力报效朝廷。汉室复兴,以此战为先!将士们,让我们用雍闿的头颅,来祭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吧!”
“万岁!万岁!万岁!”校场上又是一片山呼海啸的呼喊。
“杀牛祭旗!”
马谡向台下一挥手,几个健壮军士上前摁住那头老牛。一名军屠把铜盆接在牛颈之下,然后拔出屠刀飞快地向牛脖子后面狠狠地刺了下去。刺入之后,他又借着刀锋用力旋转几乎已经没入牛颈的刀柄,将血脉尽数割断。老牛尚来不及挣扎反抗,军屠已经大喊一声,猛地将牛刀拔了出来。温热的牛血霎时间便从刀口处激烈地喷射而出。老牛徒然地扭动几下身体,随着失血越来越多,它很快就瘫倒在地上不能动了。
诸葛亮走下高台。两名军士跪地,将铜盆高高举在他的面前。诸葛亮伸手将盆里的血洒向天空和大地。
“祭天!祭地!皇天后土,请佑我大汉!”
“皇天后土,佑我大汉!”校场上再次发出雷鸣一般的呼喊。
“出征!”诸葛亮高举将印,朗声大喝。
“出征!”马谡和吴懿抽出佩剑,刃指苍穹。
“出征!”王平、张翼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枪和大刀。
“出征!”马忠、罗琦和唐令激动地跟着大声嘶吼。
“出征!”数万将士齐齐举起手中的刀枪,扯着嗓子全力应和。
马谡挥动令旗,高声下令:“大军即刻启程,向沱江码头进发。前军先行,辎重营居中,中军左右营殿后。出征!”
令旗招展,数万大军变阵行进,如蜿蜒的长蛇一般,向数十里外的沱江码头缓缓流动。
望着蜿蜒前行的南征大军,望着远处瘴气朦胧的崇山峻岭,诸葛亮面色凝重,但是又极为坚定。
“先帝,请保佑你的汉室子民。”他在心里默默祝道。
此时,在十里之外的成都北城楼上,蜀郡太守射坚正迎风而立。望着逐渐远去的蜀汉军队,他得意地抚摸起了下巴上稀疏的胡须,而后竟忍不住失态地大笑起来:“丞相啊,你走了以后,这成都城可就该改姓‘射’了。哈哈哈哈。”
原本站在一旁默默无言的的蜀郡郡丞杨仪,此刻心头也是汹涌澎湃。他将那些已经在自己心底深处隐藏了将近十年的委屈、不甘以及跃跃欲试等复杂的情愫全部都毫不掩饰地摆在了脸上。他像是一把深藏匣中埋在土里经久不见天日的宝剑一样,阴气森森,而又杀气腾腾。
他们即将翻云覆雨,杀伐无数,在脚下的成都城里掀起一场无人可以逃脱的巨大风暴。
目 录:最后的汉歌 第二卷 迷瘴 目录
另 附:最后的汉歌 第一卷 暗涌 目录
如果您喜欢这部关于三国的小说,喜欢后英雄时代的人生百态、生死搏杀,您可以关注作者,或者简单地点个赞以示鼓励。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