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电影《林肯》在北美首映。
该片在美国本土累计票房1.82亿美元,全球总票房2.75亿美元(2011年10月17日开拍,同年12月19日杀青,预算:6500万美元)。除了票房大获成功,在业内也赢得一片赞美之声:荣获第70届金球奖及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媒体综合评分高达88分,《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时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给出满分;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
“路易斯与斯皮尔伯格的大师级合作令人惊异,成片俨然超越了我们的想象,直接飞升为旷世的艺术赞歌。” 时人给予了大师作品极高的评价。
斯皮尔伯格给出的解释是:“我的影片几乎无不植根于我的童年经历。”
童年时代
亚伯拉罕-林肯是斯皮尔伯格最持久的执念,他的林肯情怀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在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一个叔叔带着他去华盛顿参观历史名胜,而最让他难忘的一处景点就是林肯纪念堂——他在那里吓了一跳。
“我很小,而林肯很高大,坐在宝座,就是那把大椅子上。我被这尊雕像深深地震慑住了,几乎不敢直视林肯的脸。”
然而,这并未阻止他阅读关于林肯的东西。“现在我知道我曾经患有阅读困难症——当时我并不知道——但是当我开始阅读时,提到林肯的材料永远比学校的理科习题更能让我读进去。”他补充道,“能做的事我都做了,除了买一辆林肯车——我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车。我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纪录片。” “每当探究一段我不是很了解的历史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气氛老师从没教过我这东西。”
预约剧本
直到1999年,斯皮尔伯格遇到了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询问她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她表示自己想写一本讲述林肯任总统期间的书,而斯皮尔伯格对此做出的答复是:“我会买的。” 她说她连出版商都没找到,他回答道:“这与我无关。我现在就要向你买下它,等你找到出版商的时候,只要告诉他们你已经把电影版权给了我和梦工厂就行。” (《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林肯与劲敌幕僚))
“如果一部电影要反映某种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它必须把所有真实的故事讲得像正弦曲线一样波澜起伏,也就是说要有荒诞,有喜剧,有痛失,有强大的顽固势力对你穷追不舍,然后最终得到救赎。”
书成之后,剧本改编的过程也颇为艰难。
剧本初稿长达约550页——一个典型电影剧本的长度通常约为120页。剧本中有一段内容引起了斯皮尔伯格的共鸣。它讲述了废除奴隶制的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的通过,以及美国内战的结束。换句话说,这些事件发生在林肯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里。斯皮尔伯格让库什纳重点描写这一部分,而最终定稿的剧本约为有150页,片长约为两个半小时。
Think different
“我就像一个眼馋肚饱的小孩。我想拍的电影实在太多了,我曾经在闲坐无事时纳闷为何没人去拍关于这样那样题材的电影。现在,我可以亲自拍摄那些被遗漏的电影了。”
大师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不断突破自己。
从早期的《侏罗纪公园》、《大白鲨》、《E.T.外星人》,无不在全球掀起一场轰动,突破了人们原有的想象空间。斯皮尔伯格后来的作品又将视角延伸至大屠杀、奴隶制度、战争等题材,包括《林肯》在内,陆续拍摄了《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战马》、《间谍之桥》等一系列作品,他作为犹太裔家庭出身的美国人,也算是一次家国历史的回溯反思吧。从这些作品中,多少总能品味出些许对人类、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许这就是他能与林肯心灵相通的原因所在吧。
“其实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时间胶囊,当你拍完一部影片、向演职人员道别时,你也把一段生命埋在了那个片场——你知道的,而那段生命将会永远留在那里。”
参考文献
1.《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 [ 美 ]理查德-什克尔 ISBN 978-7-5502-4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