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边上,荆轲衣袂飘飘,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背影拉得老长,在太子丹的目送中踏上了刺杀秦王的征途。尽管失败,他的义举足以让后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可是,荆轲当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吗?未必。
第一,玻璃心。
盖聂是当时有名的剑客,剑术出神入化。他虽有一手神剑,却安分守己从不参加江湖恩怨,他收有很多徒弟,以教武术为生。
一日,家人说一位自称剑术大师的荆轲前来拜访,盖聂一听是荆轲,满脸鄙夷,他怎会不知道荆轲的底细。荆轲自幼性情急躁,侠肝义胆,学了几年剑术便四处游历结交江湖中人,走一处讲一处,以剑为荣,讲到浓时,便拔剑炫耀。
盖聂出于礼节便把他请到上房。茶还未沾到唇边便自顾自地讲起剑道来,还把他的剑碰到盖聂面前夸耀,此剑真宝剑也,说完便迫不及待邀请盖聂院中比试。
荆轲说的唾沫四溅,盖聂只是用白眼斜视他。荆轲未动一剑便败下阵来,知趣的捧起剑离开。
后来盖聂派徒弟去荆轲的住处打听,当日就走了,而且离开了此地。盖聂十分惋惜说,荆轲这个人性格直率,但心高气傲,我用眼瞪他,是想让他规矩些拜我为师,就他那点剑术一般事情还可以,定国安邦的大事,志大而才疏,是他致命的弱点。
若是荆轲虚心求教,将他的傲气暂且收住,放下架子,留在盖聂身边学习,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第二,自私。
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劝他不要收留,以免秦国迁怒。太子丹毅然拒绝。
后来田光将荆轲介绍给太子丹,荆轲答应前去行刺秦王,但要求带上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来接近秦王,太子丹不忍杀他直接拒绝,劝他想别的办法。
荆轲私下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国对你太狠毒了,父母家族都被杀尽,如今用黄金千两、封邑万户来购买你的首级。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洗雪你的仇恨,怎么样?
樊於期问他如何。荆轲说,希望可以得到将军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地召见我,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他的胸口,那么燕国的耻辱和将军的仇恨都可以洗雪了。
于是,樊於期自刎而死。荆轲取得了他的首级。太子丹听说后驰车前往,趴在尸体上痛哭。
荆轲利用了他对秦王的仇恨,利用他对家族的愧疚,给他许诺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使他心甘情愿赴死。这就相当于在说,只有你死了,我才能接近秦王,为你的家族家人报仇,为燕国报仇。这种昧着良心的话让人家去死,不知道他是如何说出口的。若是他知道荆轲刺秦王失败,不知作何感想。
第三,虚伪。
太子丹请求荆轲,荆轲以自身才能低劣而推辞,太子丹上前叩头,坚决请求他不要推脱。当时太子丹就奉他为上卿,住进上等宿舍。太子丹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富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地进献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满足他的心意。
若是荆轲真心帮助太子丹,为什么不断地享受献上的奇珍异宝和美女,随心所欲?他这一去生死尚不得而知,不趁着这段时间精心策划刻苦练剑,反而一心纸醉金迷。这就说明他要么不把这个使命当作一回事要么就早预料到会失败,要么就是在拖延时间。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仍然没有行动的表示。秦国攻破赵国的都城,直到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而荆轲呢,说要先得到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才能去。他明知太子丹不忍杀害朋友樊於期。这是否也是在给太子丹出难题,拖延时间?
太子丹准备了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准备行装送荆轲出发。荆轲一直等待着一个人准备一起出发,只是那个人一直没有赶到。又过了些日子,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丹怀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请他。
荆轲大怒,斥责太子丹说,太子这样派遣我是什么意思?只顾去而不顾完成使命回来,那是没出息的小子。况且是拿一把匕首进入难以测度的暴秦。我所以暂留的原因,是等待一位朋友同去。眼下太子认为我拖延时间,那就告辞诀别吧。于是出发。
太子丹好吃好喝当大神供了那么久,他却一拖再拖,当太子催他时,他恼羞成怒,之所以怒,恐怕是被戳穿之后的愤怒吧,以慷慨陈词来掩饰自己的内心,最后逼不得已上路。
而荆轲等待的朋友是谁呢?是盖聂。盖聂什么时候成了他的朋友?当初他邀请盖聂比武,盖聂看不起他,只蹬了几眼他就灰溜溜地走了。荆轲心高气傲,怎么会再去看盖聂的脸色而与他结交成友?这是否又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况且以盖聂的剑术,刺杀秦王一人足矣,又何需再要他?
荆轲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最后实在找不到借口。
第四,剑术不精。
荆轲捧着樊於期的头颅,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进入秦宫。秦王对荆轲说,递上舞阳拿来的地图。
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直刺。未近身,秦王大惊,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挣断。慌忙抽剑,剑长不方便拔,于是抓住剑鞘。
荆轲绕柱追赶秦王,大臣们都吓得发呆。秦律规定,侍从大臣不得携带任何武器,侍卫武官没有君王的命令也不得进殿。因此荆轲攻击秦王之时,没有武器用来抵御,侍从医官用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
后秦王把剑推到身后才拔出剑攻击荆轲,砍断他的左腿,荆轲倒下,举起他的匕首投刺秦王没有击中却击中了铜柱。荆轲行刺以失败告终。
荆轲离秦王最近,又拥有利刃,而秦王的剑也拔不开,最终仍然失败,就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他自身剑术不精。
不知道当他自知不如盖聂时,为何不放下傲气,虚心求教。不知道太子丹供他吃喝玩乐时,为何不苦练技艺。他结交江湖义气,江湖中人往往信赖他的品行来吹捧他,他也常常拿剑炫人,殊掂不清自身分量。
从这可以看出,荆轲的失败是注定的!
而他唯一可以留给后人谬赞的,恐怕只有其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可嘉了。荆轲的确可以被称为勇士,只不过勇士分为匹夫之勇和有勇有谋。显然,荆轲属于前者。
虽说世人常常以成败论英雄,但荆轲恐怕是少有的失败英雄而流芳百世了。
但愿,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