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才猛然发现李笑来在得到上的专栏订阅已经推出超过半年时间了。回顾了自己当初几下的东西,感觉竟然还是陌生,看来是时候总结总结了。回顾了一下李笑来的在《得到》上的专栏中的第二周内容-《我们重新理解了付费》。
题外话,李笑来之前因为在知乎上的一期live被黑的比较惨。我只是觉得,像我这种水平的读者,他给的建议还是比较有用的,估计是知乎上的牛人太多了吧。
《我们重新理解了付费》这个主题的中心思想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联系到第一周的概念,注意力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不是钱。所以从价值上来看,注意力第一、时间其次、金钱排最后。联系到我自身的一些经历来说,确实是如果能用钱解决的,就尽量不要花时间。
举个自己的例子:
别人推荐了一本书,自己不想花钱从亚马逊上直接购买电子书的正版,就打开电脑用搜索软件,在网上四处寻找资源。有可能一下就找到了,点进去又会被网页的其他内容所干扰。明明只是想找一本书,结果不能自已的在网站上下了很多书。这样前后花去的时间短则10分钟,长则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果要找的内容比较冷门,这种情况更加花时间。而往往花钱买的话,从搜索、付费到打开看书估计只用3分钟不到,花费也并不高,我自己买过的电子书没有单本超过10块的。
类似的经历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找付费软件的破解版。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大堆广告中寻找下载连接,下载之后又要去找注册机,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操作……
上面几种类似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也进一步说明我们的注意力真的很容易被吸引。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要大量给自己做加法,而是需要对我们的生活做减法。我们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我们都把时间用来做了选择,但却没有落到实处。而对大多数知识、工具而言,付费往往是一个筛选过程,可以帮我们过滤掉很多垃圾信息,所以才有了上面刚刚开始的那个观点:付费就是捡便宜!
当然这个付费是要在自己的经济允许和承受范围之内,这无需多言。透支经济背景的付费,最后都会用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来偿还。适当的付费,则可以起到甄别、提升注意力和节约时间的作用。
一点想法,并不成熟,还请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