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带领游姐第二次活动——“感受爱”后,我自己又继续做了两个,其中“记忆地图:寻找内心的孩童”让我笑话自己好久。
“ 我们作为成年人所具有的很多行事方式,都是当初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1、想想你小时候一次感觉到失去、失望的痛苦的情形。
记得在我小学二三年级7、8岁的时候,是因我的考试成绩还是我做了什么事后我爸教训了我,具体事件彻底忘记了。
2、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感受是:生气、伤心、害怕、绝望。
3、当时,你做了一个自己可能意识到,也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决定。
当时我的决定是,“你对我这样就是不喜欢我、根本不爱我,我要选择一个狠的方式来报复你,让我看看你在不在乎我、重不重视我、关不关心我”。
4、当时你的做法是:
我的做法是:写了一份遗书放在门口,然后我偷偷藏在同楼层的邻居家。同时观望事态的发展趋势。
5、整个事件的结果是:
到了傍晚,反正不知道我爸对我妈是怎样表达的,等我偷看他们时(估计我妈到家了),我妈正哭着骂我爸说:“你看今天要是找不到冬Ni我跟你没完!
我当时想,他们一定看完我的遗书了。当我看到我妈在哭,我爸垂头丧气又后悔的样子,又怕他因着急而犯病,没多久我自己就回去了。再后来发生什么忘了,但从那以后,我知道我爸是爱我的。
“这种在我们小时候形成的孩子一般的模式,在我们今天作为成年人遇到一些情形时可能依然在起作用。我们大多数人会一次又一次地重现这种模式。”
好笑的是前两天我在收拾东西时,发现几张折好的纸,打开一看是我在结婚十二个年头时分别写给老公、老妈、女儿的遗书。哈哈哈……我顺字迹又回忆起当时的原因,因为老公做了一件另我感到生气、绝望、伤心的事,我又(无意识的)用儿时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选择了用遗书来试探他对我到底在不在乎,到底爱不爱我。当然,这份遗书后来没用上。一方面,写完了就轻松了不少(这里真体现出自由书写的鼻祖纳塔莉说,“所有的书写都通向疗愈。”);另一方面,我们用书信的方式(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羞涩于用语言表达)和解了。
“这种童年的记忆地图是我们学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浓缩版,它表明了我们如何思考和感受。拥有了它非常有助于我们重新获得力量,因为你会知道造成这种模式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周围的人。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就能创造新模式。”
鼓励总结:
觉察:
我是这样一个人:我认为“如果我感觉到你不喜欢我、根本不爱我,我要选择一个狠的方式来报复你,让我看看你在不在乎我、重不重视我、关不关心我”。
在“我7、8岁,因我的考试成绩还是做了什么事后爸爸教训了我”这件事发生的时候。
我感觉到“生气、伤心、害怕、绝望”。
我会做“写了一份遗书放在门口,然后我偷偷藏在同楼层的邻居家。同时观望事态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事情。
最后结果是:“当我看到我妈在哭,我爸垂头丧气又后悔的样子,又怕他因着急而犯病,没多久我自己就回去了。”
接纳:不带评判,当我准备好的时候,如果我想,我可以告诉自己改变它。
行动:在现实生活中带着勇气去做功课。了解我的模式,努力去创造新的模式。
看来,即便反复的做同一个活动,你回忆中跳出的事件不一定会相同。或许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与心灵的触碰后另你醍醐灌顶。
这么多年我都喜欢记日记,尤其是在遇上困扰时。直到有一天与闺蜜谷影聊天,她告诉我她也记日记,但不同于我的是,她记录每日发生的一切事物,包括“好的”和“坏的”。从那以后,我的日记里多了很多幸福的事。我相信文字的力量,现在更知道了书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