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首先是从政治斗争开始写。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宠信宦官张让、赵忠、段珪、曹节等“十常侍”,宦官专权乱政,以致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集中全力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在“十常侍”的拨弄之下,何太后与董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相互倾轧加剧起来。大将军何进下令召外地各镇诸侯入解决。结果,何进先被“十常侍”杀死。
应召入京的大军阀董卓,乘机把持朝政,擅自废立皇帝、杀戮大臣,引发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十七镇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战争。然而,诸侯联军貌合神离,各怀鬼胎。孙坚任前部先锋,济北相鲍信恐孙坚抢了头功,暗派其弟鲍忠率军抄小路抢在孙坚之前与董卓军队交锋,鲍信却被华雄斩于马下。袁术则怕孙坚做先锋攻破洛阳,势力壮大,成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劲敌,因而不给孙坚供应粮草,使孙坚军中缺粮,自乱阵脚,华雄乘机劫寨,孙坚大败。
孙坚虽自告奋勇担任首部先锋,但也并非真心实意地“扶持王室,拯救黎民”,他进入洛阳之后,偶然得到了传国玉玺,想做皇帝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他藏起传国玉玺,托病告辞,想回江东称王。袁绍得到密报致书刘表,刘表出兵截击孙坚,从此造成了孙、刘世仇。
参加讨董联军的刘备等人,想忠心报国,但袁绍、袁术兄弟十分卑视他们,出言不逊,阻挠关羽出战。曹操认为不应计较出身贵贱,支持关羽、张飞出战,袁术却以退出联盟相威胁。袁绍起兵讨伐董卓,也不是真正为了扶持汉室,只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想趁机扩大势力。董卓西逃长安之后,袁绍拒绝了穷追猛打、一战而定的正确建议,在洛阳按兵不动,使讨董联盟进一步分裂。曹操大骂袁绍“竖子不足与谋”,单独率兵进击,却被董卓大将吕布杀得大败,只好率残部投扬州。各路诸侯见状也纷纷撤军。一场以政治上反对董卓而发起军事斗争,终因政治上的分歧而瓦解。
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掉后,曹操抢占先机,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开始了曹操与袁绍、袁术、吕布、公孙康以及后来的刘备、孙权等各大军事集团之间的长期战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各军阀进行拉拢或讨伐;各军阀则以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相指责。各军阀与曹操之间,以及各军阀之间,今日联合,把酒言欢,明日又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军事与政治斗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转化。许多政治、军事集团就是在这种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兴起或灭亡。
《三国义演》总是把政治与战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写,这样能写明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依此来表达褒贬爱憎。例如,第十四回写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追杀走投无路,只好采纳大臣的建议,召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曹操应召而来,先派夏侯惇、曹洪出兵杀敌,首战告捷。曹操随后引大队人马入城,对汉献帝表示了效忠之忱和安慰之词,然后,率军出击,一举将李、郭军队彻底击溃,使汉献帝摆脱了被劫持和追杀的险境。作者把曹军应召保驾视为正义之举,所以,把曹操治军、出师描写的威武有致,显示出曹操的非凡才能。但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权僭越、威逼皇帝、杀害皇后等,干出一连串的忤逆之事后,作者再写曹操作战,或者予以否定、谴责,或者通过各种情节和细节的描写,从政治上、品德上和精神状态上对他进行揭露、批判和嘲弄。对于刘、关、张方面,一开始就通过“桃园三结义”写他们胸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抱负,为他们此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军事斗争立了纲领。紧接着写他们大破黄巾军,为国立功;参加讨伐董卓的正义之战,斩华雄、战吕布,一鸣惊人,显示出了英雄本色。联吕布、依曹操、投袁绍,表明刘备善于在困境中利用矛盾,保存自己,待时而动的机智和胆略。长坂坡之战,在曹操方面,是逆臣进击;在刘备方面,是义臣防守。通过写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大喝吓退曹兵的情节,长了刘备的志气,灭了曹操的威风。在此后许多战事中,总是把刘备方面写得有理有节,深得人心,值得称赞。刘备因报二弟之仇,置“联吴抗曹”的国策于不顾,兴兵伐吴,作者对此则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战争爆发的原因,除了军事冲突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因素,《三国演义》充分表现了这一点。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刘、关、张桃园结义招兵买马;十七镇诸侯誓师讨董,讨董联军又分裂而以失败告终;刘备今日联吕,明日依曹,后日又投袁;曹操忽而要杀刘备,忽而又要给他加官进爵,明令刘备讨代袁术,暗中却又密报袁术提防刘备进攻;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坐镇江东,曹操本想起兵进击,却又被谋士一言,改变了主意,反而封孙权为将军;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却勃然大怒,立即率军与曹操决战;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后来孙权又违背盟约袭占荊州;刘备兵败身死,曹魏约东吴夹击蜀汉,孙权却不乘势进取;诸葛亮受托孤重任之后,不是起兵向东吴报仇雪恨,而是去平定南方的蛮王……这些,都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
《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它们的来龙去脉却清晰可见,这与作者善于揭示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