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自我介绍下,本人女,生于苏州,家里的独生女一枚。
苏州是一线城市,虽然比不上北上广的发展规模,也算是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魅力的一所城市。
得益于父母的恩惠,我在国内大学毕业后顺利去到日本留学——1年语言学校,2年大学院(硕士),1年半留日工作——前后加起来有四五年的时间。留日期间,特别是留学期间,家里负担了学费以及大部分的生活费。让我得以专心学习,不用为钱操太多的心。当然了,期间肯定是有打工补贴生活费的。去过日本旅游、留学、工作的的小伙伴都知道,日本是发达国家,消费是很高的。学生除了要负担必要的学费(但有一点比较好,日本的学费是可以分期付的,学校给你寄学费单的时候就会分成一年份和半年份的缴费单。另外还会有奖学金申请要求的册子,借贷学费的申请书),生活费用上支出最大的就是交通和住宿。解决了这几个大头,还有水电煤的费用,伙食费,其他等等。我所在的城市是京都,包含综上所述,一个月的支出大概在10-15万日元(6千-9千)。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不用说了。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工作之后经济就正式独立了。自己赚钱自己花,手头宽裕了不少,月支出就就相对提高了。那时的收入,税后到手是20万日元左右(1.2万人民币)。在日本,20万左右的收入是刚毕业的学生的一个平均值。
在日本工作,有着和在中国工作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和人际。上班时间,私人时间,是完全分开来的。上班的时候,是不能做工作以外的事情的,不能聊微信,不能点外卖,不能看新闻等等。自己的手机是不能拿出来用的(虽然我有偷偷带着,每次上厕所会用),上班的时候公司会发员工手机,工作上的事,只能用公用的手机(话费是公司报销,名义也是公司)。我觉得日本企业在保护员工隐私上面是做的很好的,绝对不允许用私人的手机来做工作。这保障了员工的个人隐私绝不会在工作期间被滥用盗用,跟中国企业的无底线使用员工个人隐私有着巨大的不同。在中国工作,很少会有老板给你发部手机工作吧?大多是用自己的手机,联系客户。很多做销售工作的,为了区分公私,买两部三部手机的也是有的,甚至开了几个微信号的也是有的,但说到底用的还是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信息。这也难怪,中国自古以来对隐私这一块就不是很重视。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facebook泄露了5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事件,百度的老总李彦宏针对这个事有说过,国人对这块并不太重视。确实是这样,这从我们平时的聊天就能窥见一二。
“你吃了吗”“吃了什么”“结婚了吗”“月收入多少”等等等等。有些问题让人很反感,甚至恶心。但为什么有人这么觉得了,还是不被重视?我们在骂的同时,享受着“出卖隐私”为自身带来的便利。手机支付,手机外卖,手机购物...得到的好处大于了冒着的危险。
中国直到2009年12月26日,才正式出台“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至今也不过十年。说这么多隐私不隐私的话题,是因为在日本工作后回国工作,让我感觉到了在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不舒服,不适应。但是为了挣钱,只能“出卖隐私”。回国后,我回到了出生的城市,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东经日语——培训机构的讲师。工资并不高(转正后2200底薪+500补贴+月超过80课时以后才55一节课×课时数),扣掉社保的700多,税等,最后到手三四千。我是19年7月从日本回来的,回国一周就找到了工作。因为自己是闲不下来的人,和父母一起住虽然省去了房租等开销,急需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所以利用了自己擅长的日语,找了个不需要教师证就能进的培训机构。工资是很低,和在日本时的收入相比自然是差了几倍,跟上海相比也差了很多。国内不比日本,一个学历一个收入。日本的大多数企业,对于给大学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工资是不一样的,后者会多1-2万日元(600-1200元)。国内却是一视同仁的,毕竟是自己的国家,行情什么的还是心里有数的,没有做太多的期待。只是实际的心里落差肯定是有的。进公司工作后没多久,我就怀孕了,是属于未婚先孕。虽然跟当时的男朋友有着早晚结婚的打算,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宝宝是肯定要生下来的。于是我就和公司的人事沟通,说婚期,说产假。一开始是批的,后来么...呵呵
讲师的工作说穿了就是给学生讲课,平日会比较清闲,周末会超忙(从早到晚10h在机构,而且是不间断给学生讲课的。一节课55min,中途只有5min休息,有时候稍微拖个堂就来不及厕所了)。这个强度正常人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孕妇就有点累了。经过调整,公司给我每天减了1节课(从8节到了7节)。这个做法还是有点“人情味”在吧。
如果这样就被收买了人心,我承认确实有点道理。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也需要承担一个社会扮演者和公众眼光。给孕妇适当地减少课时,这是很合情合理的。更何况企业当时也面临着100多学生,三个中文讲师,一个外语讲师的充足师资。但是这样的优待,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有新的事情发生,那就是今年年底三个中文讲师之一,并且担任教学主管的人辞职了。也面临着我正式向公司请婚假的1月份,并且预产期在4月底5月初的我同时想申请产假。众所周知,中国法律规定产假是128天,剖腹产多加15天。算下来也有4个月左右。家里人不希望我大着肚子再去上班,主要这个班有时候要一天十个小时,加上路上来回的时间,一天12个小时都在外面。老公担心我,每天汽车送我上下班,带便当或者叫外卖,说实话一天下来油费、伙食费就要百来块钱,而我的工资也差不多百来块钱。因为是自己想做的工作,也不是一怀孕就想歇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所以家里人对我上班多数是持积极态度。后来跟公司请婚假,1月份,正好也是2020年春节的日子,13天国有婚假+6天过年,加上平时的休息日,1月份只需要工作7天就可以拿到最低工资。原来想着挺划算的,2月再提前把产假一请,现实总是写实的。当我正式跟人事沟通的时候,却得到了“超过产假时间的假期只能算事假,太久的事假是不批的”。这就等于只能干到生产前的几天,要不就是辞职。后来果断选择了后者,按照公司规定,我提前了1个多月上交了辞职报告,准备干完1月底,想着至少享受完婚假。结果元旦放完假过来,人事找谈话,说“1月份社保不给你交了”。这是明摆着赶人,按照入职时签订的劳动合同,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提前解雇、辞退,也需要提前30天”。我遵守了,你们却没有。说穿了,就是不给你享受婚假的待遇,产假也一样,对于这么小的培训机构来讲,要白白养着一个人几个月,是巨大的开销。何况我还是孕妇,1月份不给交社保,还想让我再上三天的课(周课表已排,而且是周末,最忙的日子),果断说清,当天就办了离职。
另外像公司单方面不遵守劳动协议,出了什么事却拿劳动协议“威胁”员工的做法,其他的事例也可窥见一二。比如事件1,19年11月,公司没有交社保,理由是老板忘记了。对于每个月都要去产假的孕妇来说,会受到影响是一定的。由于老公也是开公司的,并不是几千万运营的那种大公司,但对于企业需缴纳社保的社会责任和流程是很详细的。一般是社保局直接从对公账户里扣,企业会放些钱在账户里,如果扣不成功就是账户没钱了,另外人事或者相关负责部门也会提醒老板,核实账户,确保运转。简单来说,就是老板没钱了。大概20人左右的员工,就算全员要交社保也就一两万,连这点钱都没有的小公司你去期待他白给你几个月产假? 不得不说,产假的长久化确实保证了相当一部分孕妇的权利,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之间的平衡要怎么维系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在比如事件2,劳动合同上明确写着,自己是被聘用为“xx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部的工作。进公司三四个月后,却被要求做网络市场部的工作。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更不合理的是,做这些工作需要用个人的微信或身份证或私人手机号去注册网络平台的账号,30个平台,每天轮流发带有“东经日语”相关的帖子。小小抗议了下之后,老板跟我的回复竟是“不配合工作”!请问配合什么?我是教学部进来的,让我去做其他部的工作。我要求他们重新跟我签署个人隐私保护的协议,却被拒绝了。找了网络市场部的人做洗脑工作(苦笑)。30个平台,多少我的个人信息要被流出?这些真的能获得保障吗?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平台也就算了,还有些名字都未听过的小平台,安全性真的可以吗?如果个人信息被恶用,我想这家公司是一定不会承担什么相关法律责任的。因为,劳动协议上未写。
类似事件还有很多,举例说明的结论是,公司不论大小,应该是老板把员工当人,来尊重,来满足其相关的权利与权益(比如及时缴纳社保、及时发放工资)。而不是凶巴巴、高高在上,逼迫孕妇辞职,逼迫员工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后来听说,前台的两位小姐姐也辞职了,一位是主动辞职,一位是被劝退的。员工做得不好,及时指导培训才是上策。总是有员工辞职的公司,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薪资的低廉,而是人情的冷暖。想来国家是这么重视中国人的结婚问题、生孩子问题,光是一个结婚就有男女双方各自享有13天的法律制定。专门给结婚一个这么长假期的国家,除了中国没有其他地方了。可是光国家重视、个人重视有什么用?实不实施,怎样实施,不还是大小企业说了算?实在是很寒心的做法,一点没有中国历有的“人情味”。既然这样,那就像日本企业,干脆公事公办呢?也做不到,这意味着更大的支出与牺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