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读的,256页的小说,昨天读到了152页,可以歇口气了。先录先前阅读中的两段感受吧。
终于读到70页了,对于一本256页的小说,可以确保读下去了,期待渐入佳境。要知道可是好长时期里翻开它读了几次才读到这里的,前边的内容都影影绰绰了。翻到开头再温习一遍吧,慢慢熟悉一点点,于是还是那几次读开头的印象。刻薄一点说吧,前边20页都没有太多必要吧,还是喜欢《活着》或者《一句顶一万句》那样算是开门见山的开头,什么时候变成负责任的语文试卷的阅卷老师了,稍微扯的远一点,直接差评,哈。
继续读。摆脱了那开头的拖沓,进程流畅多了,明晰,情调,感觉,哲理,人物的鲜明和层次的丰富细腻,扑面而来。
渐入佳境,抓住我的心。可又有点烦乱、压抑,隐隐有说不清的担忧和不安稳感,有定时炸弹的感觉,担心可怕的事情会发生。这种不确定和紧张感让人压抑。离家,离婚,是大变故,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得,前妻不是也接受了嘛,“我”不是也和男主正常交往着嘛。所以前边这么多的篇幅其实是相当平稳的,算是波澜不兴吧。
躲无可躲,该来的还是来了。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惨(虽然有前几天那谁在群里剧透的心理准备)。前边大家不也都承受下来了吗?
他大病,荷兰人照顾他,荷兰人的太太照顾他,荷兰人太太跟他走。荷兰人太太和荷兰人老公决绝相对,老公苦苦哀求不得,又苦苦在远处瞄着、侯着。
荷兰人太太生病,不理荷兰人,病死过去。荷兰人几乎要崩溃(虽然好像还没有,读者心里也许已经替他崩溃多少遍了)。
这一切发生时,男主几乎都是缺席的。其实整部书到现在,男主不都几乎是缺席状态吗?偶尔露峥嵘(真容),也浮光掠影般,难以真切。
这是作者有意的表现手法吗?烘云托月。如做雕塑作品,把多余的杂料凿凿掉,主体不就显现出来了吗?
前妻,前妻的姐姐姐夫,荷兰人,荷兰人妻,“我”,不都是杂料?诸多他人的反应的综合背后,立着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哪。
其实,荷兰人对他是热切的崇拜与伺候,荷兰人太太对他是厌恶加好奇至献身,前妻对他是无助无解再放弃。“我”对他何尝不是厌恶、不解、好奇加那么一点仰视?
将自己的幸福(不,还是痛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会是什么样的人,以这么多人的痛苦为代价展露的人性的一面,会是什么样子?
难以想象,但还是让我先停歇几天再看吧。
这是哪本书的腰封来着,记点东西还挺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