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下来, 转身 ,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 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是没有童年。
每一个时代, 社会有它自己的步伐。 而人们, 如同大海里的水滴 ,在巨浪和狂风之中 终将成就自己的命运 。生命有它自己的节奏,《追风筝的人》前调是欢愉,是平淡且珍贵的幸福。哈桑,一生忠诚,却在十二岁遭到生命中巨大的背叛,正如张美丽一样,他爱上了那个男人,决定要跟他走,也行背叛了人民口中的公序良俗,可是,她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而哈桑,仅仅七天,他原谅了阿米尔。也许,他不曾去怪罪过,他好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不去挣扎,不去反抗,默默承受着所谓命运带给他的一切,可是,他又不是孔乙己,因为他忠诚,一生忠诚于阿米尔。他从未忘记,白杨树,《列王纪》里的索拉博,还有那个没有鬼怪的湖,他好像不曾质疑,湖里就是不会有鬼怪。因为,他永远是一个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中调是现实的味道,来自悲或喜,晴或雨。阿米尔,是现实中的一个个我们,我们常常觉得做错了很大一个事情,想要忘记,删除,重头再来,为此,许多人以激烈的方式,重生想要去换取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人生。人们常说,背叛是巨大的罪恶,是难以宽恕的罪恶。可是,每一个时代,它却不从缺席。
阿富汗的人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总要继续。
几十年前,一个男人背叛了他的兄弟阿里,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哈桑和阿米尔流着同一个父亲的血,可是,一个是公子,一个是奴隶。而十二岁这一年,阿米尔背叛了哈桑,一生负疚。当哈桑有了自己的儿子,索拉博,他有父亲哈桑质朴的教诲和外婆莎莎的疼爱,他的幸运是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他的不幸是,和父亲一样,他在十几岁时,经历了和父亲一样的事情。十几年后,辛拉汗的一封信写到,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一边是离开喀布尔后在美国有幸福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而一边,是唯一的赎罪机会。他纠结,犹豫,选择不惜生命想去赎罪,救了索拉博,他以为他救了索拉博。
一生,何其短暂,不过就是一个从错误到赎罪的过程而已。中国人常说,人非圣贤,开始我以为阿米尔不可原谅,就像,索拉博也好像也没有原谅阿米尔,可是正如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同样把这句话送给了他。
追风筝的人,风筝的一边是忠诚,另一边是背叛。
2020年12月17号上午十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