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兔了个崽子
曾经,我左手抱着我小小的爱宝,站在我家阳台,遥望宁静的夜空,心想,妈妈一定会把你培养成最好的人。
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种育儿课程,从0元试听的,到19800的外国专家培训营;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小区大妈的独门秘籍,到高大上的华德福蒙特梭利瑞吉欧;加入各种母乳群,辅食群,睡眠群;关注各种公号,下载各大育婴APP,翻墙阅读各种育儿网站,买各种育儿书,认真理解,做笔记。
我的目标就是:
做最好的妈妈!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为国家培养下一个行业领袖,亿万富翁!
听某育婴大V说,孩子需要高质量陪伴!
完全!没问题!
何为高质量陪伴?
(这里插一个引用的标志,我记得后台有一个引用专用的东西,避免说抄袭)
“陪伴”和“陪着”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有没有互动:你有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注视?有没有认真的回答孩子的问话?有没有专注的参与和孩子的游戏?
如果要再标准化一下,那就是看孩子脸上有没有笑容。如果你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孩子一定会感到非常快乐的。
(以上引用)
孩子饼干掉了,哭了,
“你现在很难过,因为饼干掉了,你没有吃了,很伤心,很难过,妈妈知道了,妈妈陪着你。”
孩子说“妈妈抱抱,妈妈快来跟我玩积木。”
好哒!
亲亲抱抱举高高,完全没有问题,跑圈积木唱儿歌,统统不在话下。
读五次同样的绘本,还要次次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捉迷藏永远躲在一个地方,还要假装永远惊喜。
高质量,有木有?
我连吃小龙虾,看韩国小鲜肉,买买买逛逛逛的时间都没有了。
不要紧,孩子开心,我也很愿意牺牲自己,也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即便是辞去工作,冷落掉所有的闺蜜。
一度在想我怎么好像只认识隔壁老李了,哦原来因为他住在隔壁,而其他的地方我都去不了。。
可是,为孩子付出越多之后,我越发现,孩子越来越离不开妈妈了。
然而,我的高质量陪伴,让孩子的眼里只有妈妈,
心情不好,“妈妈!”
受到挫折,“妈妈!”
要吃东西,“妈妈!”
睡觉也是一定要妈妈。爸爸或者保姆阿姨都无法陪睡。
更可怕的是,爱宝只要在一百米以外的地方看到我,就会开始大喊:妈~~~~!妈~~~~~~!!!
然后蹦蹦跳跳,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兴奋,可是这样的兴奋竟然能每天不断重复。搞得小区都知道,这里有个哥伦布,每天都要发现新大陆。
在妈妈这里,得到五星满足,
可是一转身不见妈妈了,就像被拐卖一样,哭得撕心裂肺的。
最后导致她爸爸,保姆,外婆都带不了她,她只要妈妈。
我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妈妈不在,爷爷奶奶也能带,叔叔阿姨也能带,可是我家高质量陪伴出来的小孩,只需要高质量的妈妈的的陪伴,其他人的低质量的“陪着”,她根本接受不来。
也许就像一个女生,用惯了LV,Gucci,Channel,某天你跟她说XX,XX,XX(你帮我想几个中端的牌子喂),她说我真的接受不了。
(配图:王祖蓝,我真系接受唔到)
我开始反思我的高质量陪伴。
高质量陪伴,不仅把我所有的事情(包括做家务)都难以进行,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朋友(因为出不去只能在小区里交朋友),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娱乐(因为孩子根本离不开我)。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她只要妈妈,只要那个有求必应,凡事都耐心解释的妈妈。
而其他人,只要给她的互动少一点,她就不喜欢。包括她也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妈妈比别的小朋友更有趣。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但是我决心要改变这一状态。因为这两年的高质量陪伴,我并不觉得我的小孩有明显的过人之处。但却有个明显的问题:她的眼里只有妈妈。她不需要其他人。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个能够学会独立的小孩,不是只会黏住妈妈的宝宝。
虽然她还很小,但是我有必要从现在,就培养她跟其他人互动的习惯,培养她独立的能力。
我自己活的很累,孩子也并没有得到最好的成长。于是我放弃了所谓的高质量陪伴,做回一个轻松的妈妈。
我不再有求必应,不再时刻陪伴在旁。
我让其他人更多地带她出去玩,她的爸爸,保姆阿姨,外婆,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很痛苦,孩子很不愿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她终于还是适应了。她终于明白,原来不仅她的妈妈能够带给她快乐,其他人也可以。
我重新开始自己的工作,即便是在家处理一些事情,我也会让孩子明白,妈妈在工作,工作的时候不可以打扰。一开始她并不理解,闹腾得很厉害,经过N次重复的解释之后,她也慢慢地理解了,妈妈在工作,我要自己玩。
当然,我在陪她玩的时候,还是会给她最好的陪伴,给她足够的互动,给她最耐心详尽的解释。
我也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找闺蜜出去玩,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终于又获得了快乐。
我知道很多新手妈妈都像我一样,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最好的陪伴,都给孩子,但是我以自己这两年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其实你完全可以更轻松一点,把更多的任务分配给其他的家庭成员,虽然他们一开始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是他们会越做越好。让妈妈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希望更多的妈妈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减少自己对孩子的过度的爱和陪伴,让孩子学会跟其他人一起玩,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