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为20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1、健康还是钱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过劳得癌症的新闻密集轰炸人们的眼球,“要健康还是要钱”的终极辩论终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健康是1,其余都是0,这个标准答案在有了案例支撑之后,显得更为颠扑不破。
当然,我百分百赞同这个标准答案,是不是有案例并不重要,因为它就是正确的,肉身是载体,载体出了问题,其余的意义都无法存在。
不过,“过劳”跟“死”之间究竟有多少联系,怎样的“劳”才叫“过劳”?这才是值得商榷的前提。
无论从国家统计局,还是从柳叶刀等全球顶级医学刊物的数据来看,中国各省份的人均寿命和预期人均寿命都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1、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为首的第一梯队;
2、山东、福建、重庆、东三省、中部地区领衔的第二梯队;
3、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天蓝水清地区组成的第三梯队。
我想只要是智商正常的,都能看出梯队之间有什么差别,那就是经济越发达,人均寿命越高,西藏和上海的人均寿命可以相差10几年,而且我相信这个差距还将继续被拉大。
天蓝不蓝,压力大不大,工作拼不拼,吃不吃地沟油,这些都能影响健康,但对最终寿命而言,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真正决定你的寿命的,是医疗条件,是钱。怎么生活你都会在某些时候变得不健康,而当你变得不健康的时候,上面这两样能帮助你恢复健康。
所以这个问题问得不应该,健康和钱为什么一定要对立起来呢?它们明明就是可以统一的,且在很多时候都是统一的。
2、为什么这么多人警惕“过劳死”
据我的观察来看,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警惕过劳死的,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过劳啊,朝九晚五,零碎加个几次班,这算什么过劳,他们之所以也加入了警惕的大军,有几个理由:
1、给自己偷懒留了个借口;
2、告诉那些拼命干活的人,要警惕啊,别得不偿失啊。潜台词是:你们再这么干下去,我要没饭吃了;
3、告诉自己,我也在努力生活。
其实那些嚷嚷着过劳的人,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孩子,请选择别人家的孩子。
上了中学的孩子,他们的“工作强度”是要远大于普通成年人的,而他们的父母还嫌不够,依然在压榨他们本就不多的休息和休闲时间,理由是竞争太激烈。
那么,难道只是孩子之间的竞争激烈,当他们进入社会以后突然就可以躺赢了?如果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那么作为压力的施加方,自己是否在成人之间的竞争中,有付出同等的努力程度去对待?
大部分人仅仅是朝9晚5,却要求孩子朝7晚11,这就像一个天天翘着脚打游戏的学渣拿鞭子催促另一个努力学习的学霸,这样的画面还真挺不和谐的。你都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过劳,反倒担心起自个儿来了。
你离过劳死,还有从北京到伦敦的距离。
3、创业董事长又挂了
过劳当然是不好的,谁都知道,但你吃垃圾食品和烧烤一样不好,你却还在吃。
区别只是前者是你不想干的,后者是你想干的,所以你会选择性关注,选择性执行。
我常听说某个董事长年纪轻轻就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样的新闻总会引发一场社会大讨论,大家突然又开始惜命如金了。
惜命是对的,但重点是,即使你真的过劳,那么过劳的门槛是什么,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健康甚至是生命呢,是不是比其他的坏习惯诸如过量吸烟危害更大呢?如果不是,那么你不先戒烟,反而戒过劳?这不合情理。
我们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那些工作时间长的人就比其他人的寿命更短,这些都仅仅是出于我们对个例的印象,而非概率的判断,相反,由于努力工作而赚了更多钱,却是可以真实地帮助我们延长生命的,不用怀疑,富人的平均寿命一定大于穷人。
警惕过劳死,是有必要的,任何危及健康的东西都值得我们警惕,但“过劳”却不是大部分人该考虑的问题,真正影响大部分人寿命的,是没钱。
4、你更该警惕过闲死
与过劳死相对应的,是过闲死。
过闲比过劳可怕得多,如果过劳是对体力的考验,那么过闲就是对心理的折磨。当看到别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时,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闲人并不容易。
就算在当下暂时能够做到心安理得,但“劳变闲”容易,“闲变劳”可没那么简单。
我认识一个中年人,年轻时候游手好闲,并不觉得有什么,等生活的压力渐渐大起来之后,突然想要拼一把,却发现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给他。
生活有着强烈的惯性,越来越好的时候,稍稍用力就有收获;越来越差的时候,哪怕竭尽全力也只能堪堪维持,每前进一步都需要10倍的心力。
过闲,是年轻人的温柔陷阱,它会让年轻人提早退出与同龄人的竞争,以至于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和选择权。都说牺牲健康是不值当的,在我看来,牺牲未来是更为恐怖的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