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为什么偷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非常好,让他感动,他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依然没有讲完,于是马克·吐温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是为什么呢?
在著名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扬的鱼汤》中写道:杰米扬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有一天,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做了拿手好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第一碗,感觉很不错。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觉得有点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到,仍然继续劝朋友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扔下碗,掉头而去。
两个故事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极不耐烦的或逆反的心理。在就是超限效应的缘故。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
再好的东西,也要奉行“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
如果不加节制地强加于人,就会给别人造成负担。
人生在世,要把握好一个度,要学会设身处地,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论语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劝谏君主太多,就会受到侮辱;劝谏朋友太多,就会被疏远。" 所以无论是对待朋友、亲人、上司,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也不能过多地劝说。因为,当事者不理解的时候,说再多也是徒劳,反而会招致怨恨。
生活中也不乏“超限效应”的例子,比如对孩子的教育,对习惯的改变等,超限效应都表现出不仅我们的措施不起作用,还适得其反。
孩子为什么烦父母唠叨?
比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教育方法,只是一味地反复地唠叨,“快写作业去”“快别看电视了”“快别玩手机了”。父母的这些唠叨不仅没有阻止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也没能让孩子提高写作业或者是学习的效率,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在对学生做访谈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学生都对父母的唠叨表示厌烦。所以这样的话说再多都没有用,莫不如学习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妻子对丈夫的唠叨不管用什么?
夫妻生活中也是如此,小张觉得丈夫有好多不良习惯,每次见到时都大声嚷嚷,可是丈夫一点也没有改掉不说,久而久之,俩人还总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比如,丈夫上卫生间出来总不关灯,小张会说:“你又关灯了,你怎么总忘关灯啊。”丈夫脱掉的袜子会随手扔地上,小张就会生气地大喊,:“你能不能别这么邋遢,把袜子放洗手间或者随手洗出来呀。”就这样的话几乎天天说,但丈夫天天不改。起初,丈夫不说什么,后来干脆就跟她吵起来了。所以说一次不管用,就要换个策略了,这样天天说也不管用,反而惹得俩人都不高兴。
犯错误的学生为什么屡教不改?
教学中,我们也常见到一些学习不好,并且时常犯错误的学生,这些学生接受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也已经免疫了一样。每次犯错误,都会被教师叫到办公室批评,第一次,有点不好意思,第二次、第三次,他们就不在乎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屡教不改的学生。因此,对待这样的学生还是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采取同样的批评教育。
为什么大家听有水平的领导讲话还犯愁?
记得有个领导很有水平,讲话时也特别有独到的见解,大家还是比较喜欢听他讲话的。但他有个特点就是讲起来就没完,本来领导讲话往往被安排在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只要是他讲话,就会压堂,大家就不能按时结束,不能按点吃饭。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看看会序,最后的安排哪位领导讲话,一看到他的名字,大家就都犯愁了。所以要有同理心,讲得再好,总压堂,别人也会反感的。
因此,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