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非虚构文学创作》第三部分:回忆与灵感。
同时性:跨越界限。写作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线性特征,我们必须对一维世界进行处理,来创造出多维错觉,实现这种效果的一种方式是成功叙述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发生时的情形,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这些事件,另一个营造同时性的有趣的方法是,描述发生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的两个事件,让这两个事件逐渐走到一起,形成趋向高潮的合力。
本节建议:选择一个有两方参与的事件,事件不断向前发展,双方共同趋近各自的高潮,直至产生交叉。需要注意的是,一,从一方的角度来考虑事件,大多数情况下先考虑思想感情较少的一方更为合适;二,先完成对第一坊经历的叙述,然后再转向第二方。频繁的切换可以增加叙述的紧张感,但要注意这样也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创作自己的白色纪念册。如何写出真正的反映真情实感,并能体现出作者才思的个人散文?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模仿最成功,最有趣的散文结构,就本节而言,它提供的是模仿琼-迪迪翁的《白色纪念册》的结构。其最终的作品,其实是由一连串短小的微型散文组成的。写作的诀窍,就在于最后定稿的顺序并不一定是一开始写作的顺序,而是之后通过重新编排的。
选择以下提示里截取一个片段,每一个都在三四百字左右,然后组合成一篇散文:生命中的那一天,家与新闻报道,众所周知的日子,标志性故事,朋友,年鉴,大事记,岁月金曲,路上的故事,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
走入记忆。当我感觉自己对于手头的材料还是个局外人,而不是感同身受的时候,我觉得走进记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挖掘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些片段,尽可能地调动你的感觉器官去回想那个片段,找到让文章往前走的一个因素,写成一篇文章。
论得体或对于出丑的恐惧。这一节讲作家如何直面外界的苛责与自身的隐秘。这个世界上任何值得一读的个人经历,都是经过直面耻辱,并与心灵搏斗后的产物,自传类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以检视个人经历,提炼人生经验为核心,逼迫我们去揭开阴暗面,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质询自己,爱人,乃至我们一直赖以生存的价值观,更不用说还要忍痛想起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仔细想一想,有没有很钟爱或碍于情面而从未写过的题材?动用全部的感官,真实的描述自己的感觉,想一想自己的写作风格,以及典型的表达方式,使用一些属于自己个人特色的表达方式,找出一个事件,拓展这个场景。
找出界限。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来就有趣的主题,也没有注定无聊的题材。写出的情节要引出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非虚构文学的推动力来自戏剧性叙述场景对话,对内心状态的描写,纪实文学的叙述依赖于叙述者心甘情愿的去研究那些无法解决的矛盾。总有内在的矛盾,让你无法解决,而他正是你找出界限的首要之地。
隐喻的记忆。成就好作品的并不是你的回忆,而是你在回忆过程中用到的隐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作品的意义孕育而生。正是作品的意义,才让读者有了共鸣。
模糊的记忆。我们在写散文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那些记不清细节的往事?这个与第一部分的可能法是一样的。
我写不出来,也要继续写,练习拼接。所谓优秀作家,就是那些收集整理信息,然后把他们以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人,而这个收集整理组合的过程就是拼接。作家再写不出来的时候,该怎样继续写下去呢?请相信你的短期记忆,你的感觉,以及你记录细节的能力,这些将引导你找到写作的意义。要注意每一件东西的细节,你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对你的写作至关重要。我写不出来,也要继续写,这是真正的灵感之源。
形象练习。写五个单独的散文片段,他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是某个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可以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也可能只是转瞬即逝,或许他是某个比喻的一部分,也可能以其他更加隐蔽的方式出现在文中,不断尝试不同的形象,使用不同的策略,不要强行控制形象,而要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确保所选的形象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所谓的形象练习,就是通过非剧情的方式,创造出了另一种故事,这样的故事更加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结尾也更加开放。
观察而不判断。毫无顾忌地观察是一种乐趣,而这个练习的最大妙处在于不作任何类型的评判。这种专心致志的状态是非虚构文学作者能够呈现的绝佳态度,可以直接用文字描述我们的观察对象,观察不规则不对称的物品带来的效果最好。
失与得,探索故事中的宝藏。选择好故事,考虑其中的得失,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冲突,寻找隐含的宝藏。遗失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很多伟大的非虚构作品的核心。作品的关键就在于体悟怎样从失中复得,即使最后发现得仅仅意味着深层次的失。
回忆录,与时间相关。就回忆录创作而言,大多数的年轻作家会选择直线型的叙述方式,这种思路很容易误导别人,使他们形成要忠实于时间准确性的观念。
事实上,回忆录与时间相关,但故事如何进行下去,却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如果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就获得了掌控某个特定故事时间的自主权。
最初的记忆。我为什么会记住这段回忆?这段记忆隐藏着自己怎样的感情暗流?写一个久远生动的场景,尽可能调动所有的感官,列出生活中此后发生的一些存在的和这段回忆一样的情感主题的事件。
今晚把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后面附录的几篇文章和三毛在撒哈拉的时候与台湾家人的通信全部看完了。
从这些文章和书信里面,可以看出三毛是一个随心随性的人。她的前半生应该算是一个问题少女,逃学拒不读书,满世界到处疯玩,几乎没有叫父母省过一天心。直到她遇上了荷西,遇到了自己的爱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荷西是她所有的男朋友里最适合她的。当她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的时候,她已经31岁了。三毛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跟他要结婚的决定是在他,不在我。他一直对我说,从小他的梦想就是要娶我做太太。这种想法……但是他们变了,只有荷西坚持不变,……他是一个外表沉静而内心如野马似的,跟我十分合得来”三毛还在其他的地方表述过,她并不是十分的热爱荷西,不过荷西爱她像自己的生命一样。换句话说,三毛觉得和他结婚,依然拥有自己的自由,要不然也许这辈子她也不会结婚。
这些文章和书信里面还一再体现了三毛对父母的愧疚之情,自从成家之后, 三毛对父母的孝道这一块书信里面体现的比较多。
对自己的文章,三毛觉得是为父母写的。她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并不好,虽然文字比较跳脱活泼,但是内心缺乏真正的深刻。
总的一个感觉,三毛热爱自由胜过了世间一切。她的作品能够风靡华人世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世间的人都被困在一个个的小圈子里,极少有她不走寻常路的人,极少有这样的体会。我们通过三毛的文章看到的实际上是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的广袤的空间。
摘录几个印象深刻的句子:
在台北,我不觉得离你们近,在非洲,我也不觉得离你们远,只要彼此相知欣赏,天涯真是如比邻啊!
结婚,小半是为了荷西的情痴,大半仍是为了父母,至于我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谈成败论英雄。
写不写书,并不能证明什么。毕竟保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一生有苦有乐,人生实在是奇妙而又痛苦的。我并不能说我十分的爱荷西,但是跟了这样的人,应该是没有抱怨了。
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荣,而我们为人者,环境的挫折一来,就马上低头,这都是没有了解生命奥秘的人所处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