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地铁,就看到一个孩子一边哭着一边追着妈妈,但是那位母亲好像并没有哄他的打算,一边盯着自己的手机一边走着,走到楼梯口的时候说了句,“不许哭了”,孩子伸手想要他抱抱,结果母亲转身就走了,孩子的哭声几乎充斥着整个地铁站!
我并不知道这个小孩犯了什么错,导致母亲这么严厉的惩罚。那个孩子看上去才两三岁的样子,无论是什么过错,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表达还不够完善,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才是。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到的哭声免疫法,也许这位母亲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许她本人有什么烦心事,这些都无法得知。
不过这个事情突然让我想起一个人——华生
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很白痴的想法,然而在19世纪的美国却风靡一时。因为提出这一想法的人,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 。
“小艾伯特实验”让华生发现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华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给他一打健全的婴儿,他可以将其训练成为任何类型的人物。当时可谓名声鹊起,美国父母们纷纷效仿,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
这套理论更是让无数的美国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留下了童年创伤。
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
“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
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他的孩子长大后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大儿子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自杀了,这个悲剧影响了他三代的子女。
从20世纪30年代直至50年代,一些著名的儿科专家,比如本杰明·斯帕克(BenjaminSpock),都建议应该根据时间喂奶。另一个知名哺育专家约翰·沃森(JohnWatson)写道:“不要溺爱宝宝,不要在睡觉前亲吻他们,正确的做法是,弯下腰握握他们的手,然后关灯离开。”
但是有一位心理学家是不认同的,他就是以研究恒河猴和依恋行为知名的 H.哈洛,外号“虐猴王”,从1930年开始,哈洛设计了很多实验来推翻行为主义那套把人当机械训练的理论,著名的代母实验诞生。
哈洛把刚出生的小猴子放进笼子里,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假猴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着奶瓶,另一个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舒服柔软。按照当时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满足,那么小猴子应该喜欢铁丝妈妈才对,但是意外的是婴猴几乎所有的时间里都是抱着绒布妈妈的,只有饿的时候才会去铁丝妈妈那边吃点奶,然后再跳回绒布妈妈身上,有些小猴还会忍着饿,实在忍不住了就探出半个身子去吃奶。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实验后推出的报告开启了新的育儿风向,它对改变传统的育儿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
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也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妈妈”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也根本没有依恋功能。
哈洛的实验虽然很残忍,也因为这些实验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给美国的育儿观带了很大的改变。
小猴子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 90 天,这种伤害就将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而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母猴在有了孩子以后,也不会照顾猴宝宝,而是虐待,撕咬,伤害他们。
就像因为工作而被忽视的小孩一样,无论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还是城市的“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回应的孩子要么是绝望无爱的要么是残忍充满攻击性的。这也是造就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以及自杀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靠孤立培养起来的。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溺爱是除外的),才能够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如果没有,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我认同低,社交能力较弱,甚至还会自残和充满攻击性。
其实对孩子而言,真正的爱不是物质的给予,而是父母的陪伴!
希望平时工作忙碌的你,能有机会坐下来和孩子谈谈心,聊聊他们的生活和未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一起感受这个世界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