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张见晴
前几天我有参加ERP沙盘协会,参加这个协会认识的人可真多啊。而有这么一位男生,我的印象深刻。
他喜欢笑,也善谈。我刚好有一个群,是专门为在协会中认识的人所创建的。我提出来要把他拉进这个群。他摇了摇头,拒绝了我。并说出一句意义深远的话来:“不,谢谢,我喜欢孤独和自我思考”
我听到后,有一瞬间的迟疑,随后恢复说笑,但我却记住了这位男生,一个敢于说出自己热爱孤独的人。
我也喜欢孤独和自我思考,喜欢和享受着独处过程中无忧无虑的时光。但我不及那位男生,我时常为此感到怯意。我害怕路上遇到同学问我怎么一个人走 害怕自己受不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我不想异于常人,但我融入到她们的生活后,却发现这并非是我所喜欢的生活,不管是谈论事情的角度还是价值观,都迥然不同。为此,我常常感到苦恼。
人真是个矛盾复杂却又因此而可爱的生物。这个道理是我在看完《当怪兽来敲门》这个电影后领悟的。当我对周遭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生活无奈和抱怨时,我就不知觉的想起这个道理,然后释然好多。
聊聊这个电影吧,我有好几次都为它写过文章。
影片中有一个单亲小男孩,他的母亲得了绝症,不久离世。他时差鼓励母亲,安慰母亲,病总会好起来的。他早熟懂事,因照顾母亲与同学疏远,没有朋友。她的母亲病情日益加重,他在孤独忧虑中度日。这时他每晚都会做着同一个噩梦。有一晚,窗外的紫杉化成人型,变成树怪,来到了他的窗前。他与小男孩做了个约定:每晚凌晨十六分,他会准时出现在男孩的屋外,敲打他的窗户把他叫醒,然后给他讲故事。当他讲完三个故事后,小男孩就要把他每晚的梦魇说给他听。
树怪每晚讲的故事都别有深意,似乎都对准了男孩的苦恼:令人愤恨的女巫不一定是杀手,有时也很无辜,被人拥戴的王子却杀害了农夫的女儿;世界末日来临日,坏脾气的有着古老药方的药师信仰着希望,公正博爱的牧师却在固守无益的信条,牧师这个身份本应是最要坚持信仰的人,他却因拯救自己女儿的生命而选择放弃信仰;从前有个苦恼孤独的隐形人,他喜欢隐形,却不想被当做隐形。
这三则故事的涵义,正是树怪要对男孩讲的道理:人没有绝对好坏之分,有时好人变坏人,坏人有时也有好人;选择信仰什么,并为之坚持对一个人很重要;人本就是复杂矛盾的生物。
片尾,小男孩放下了心魔,对树怪说出了深藏在他心底,不愿意说出的秘密。也就是男孩每晚的梦魇:在某一天里,他和母亲站在庭院里玩,母亲走远,他大叫着:“危险快回来”这时大地裂开了口,母亲在掉下去的时候,男孩拉住了母亲的手,男孩挣扎地坚持了一会后,他放开了母亲的手。 小男孩默认了母亲的离去。
他对此感到罪过和痛苦。他自己知道母亲终将会离去,一方面安慰自己母亲会好起来,一方面却又无法承受这之后的孤独和痛苦而希望这一切都快点结束。
树怪告诉他,结束痛苦本就是人的本性。最后男孩和病床上的母亲告了别,他告诉母亲,自己不想她离去。
故事没有结束,热爱艺术的母亲给男孩留下了一个画册。男孩惊讶的翻看着,这上面画的都是树怪给他讲给的故事。而最后一页,赫然画着还是幼童的母亲坐在树怪的肩膀。我和男孩一样在看到后,潸然泪下。母亲是想要告诉男孩,她和树怪会永远陪着他。
这时我才明白了,树怪其实是母亲在男孩幼年时常常教他画的画,而这三则故事也是母亲陪伴男孩度过童年时光的睡前故事。后来成了男孩在母亲患病时孤独无助的幻想。
我那朴实可爱的父母亲,未曾为我画过画,也没有给我讲过故事。有些事情我只能自渡,但我也能够从外界获取知识以及满满的正能量,从而知晓一个道理:真实的活着,这才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我向往真实,我就必定要拥抱孤独。因为孤独才是真实的自我。
而且我定义的孤独,不是孤僻不与人交流和亲近,相反真正的孤独者一定深懂交谈的艺术,只是他不陷于世俗的侃侃,仍保留着一份脱离凡世的理性和思考而已。
阿尼多斯说过他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我想我也有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