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种创作性的行当,都或多或少要面对一些恐惧与无奈。无论是写作、绘画、亦或是编曲……都需要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心智劳动,才能挤出一点点成果。但即使掏空自己养育出来的果子,也不一定甘甜可口,也可能苦涩噎人。
对于写作新手来说更是如此。这种能把人热化了的盛夏,苦思冥想试图码出些东西,即使是空调房间,也不免拼出满脊背汗滴。不知道写什么;知道了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即使写好了也觉得这么烂根本没法看。恐惧与怀疑就像两只铁爪牢牢抓住那些未经磨练的心灵,昏过去装死也许是个不错的法子。但如果我们不甘于就此放弃呢?我们就得想法找到原因。
其一:“随便写写好了,反正写不出花来至少凑得够字数。”
懒癌与自以为是,永远是一切成长的绊脚石。懒惰让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去搜集充分的素材,可能只是找一两篇相关文章看看也就拉倒,至于什么例子和数据,那就只能靠原本不多的那点存货听天由命。
自以为是让我们过度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却没有意识到长期浸淫在互联网下的大脑,其记忆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的短期记忆很难转化为长期记忆,从而反刍到我们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只能依赖近期获得的,还有那么点热度的短期记忆,从而生产出一些只是改变了语序的复制品。
其二:“既然没想好,也肯定写不出东西来,干脆就不写了。”
这种想法不仅之于写作,在其他方面也常会遇到。我们很容易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不要去干些没什么把握的事情。甚至还美其名曰“节约时间”,“不要做无用功”。这其实就是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的最主要区别,也是这两种人格的直接体现。
前者潜意识里认为人的能力或者说天赋在很大程度是固化的,先天的。他们觉得如果一件事不能很快学会,并且做好,那么就是自己不适合于此,所以放弃是比较“好”的选择。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维持他们的自尊心,毕竟用天赋不同来作为托辞可是和缓多了。
而“进取型人格”(这种的数量要远远小于前者,其实前者应该是更所谓“原生态”的类型),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学习,也就是所谓的心智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后,才会获得的BUFF。他们相信努力和方法才是习得某项能力的先决与主要条件。浅尝则止与轻易放弃都不被他们认可。他们也并不认为,人的性格和习惯在一定年龄后就固化了,而抱着更加开放的心态。这种思维模式让他们对于成长的认知有着更新更宽广的视野。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当前水平是难能可贵的。但若受限于此,还没遇上真正的写作瓶颈期,就先自己把自己给粉碎了,那终究只有泯然众人这一条路可走。
其三:“为什么我要写作呢?去干点别的事情不好么?”
是的,学习的方式绝不仅限于写作一种。你可以选择听课,也可以看书,或者直接自己闷头去一个个按钮来试。但如果真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或者至少能拿得出手,那永远也逃不出输出这一环节。毕竟你说你会写东西,总得拿出白字黑字给别人看,而若是没有敲坏几个键盘,估计也很难用文字来代替嘴巴。
很多人都讨厌语文课,因为老师总是让我们讲述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而现在则会发现,这种方法其实哪都通用。写论述性的文章,多半开头你就得点出文章的主题或者结论。写片读书笔记,你也至少得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某个章节或者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否则何谈看懂二字?
但是为何还是讨厌中心思想这呢?归根结底,就出在这思想二字上。要理解思想,就得首先进行思考,而人脑本来就是很懒惰的一团东西,想用这一团不可名状的存在凝练出些许的精华,对于一个没有思考习惯的人来说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我们会本能地排斥有深度的思维活动,而去寻找任何可能省力的替代方案,其中就包括“看别人怎么做就好了”。
而想要写作,想要写出一篇算是文章的东西。那就自然会倒逼我们“北京瘫”的大脑去运动,去思考。写作让我们重新寻找题材,揣摩论点,组织结构,寻找证据,提出反义乃至修辞成文。这个理性过程,正是对思维能力最好的训练,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从而将其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想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二手消息”的搬运工,这恐怕是条必经之路。
归根到底,当我们觉得自己没法写下去时,其实并不是真的没东西可写,而是我们不愿意去写。这时候,重温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和那些抵触情绪的由来,恐怕是驱动我们重新上路的一计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