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剩12天了,作为家长的我唯恐数错日子,每天日更和微信都做了标注。弄得看到的人比我还紧张,还夸我心态好。
其实,我紧张也没用,因为上考场的不是我,我做好我“本职工作”就好。当然,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孩子的一切后勤保障,包括饮食,零食,情绪疏导,高考报考。
我发现,自己有行动,做了,就不心虚,不紧张。就好比孩子只要努力学习了,结果怎样,个体差异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一切都是未知,但起码知道自己这高中三年生活没白过,不留遗憾,就是完美。
反观那些平日不努力,只过后后悔的孩子,包括家长,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看都是无比的紧张。为什么?我认为是提前没有任何规划(想法),随大流,临近发现,人家前面行走的人步履是无比的坚定,他们则是犹豫迟疑的。
我对门的家长就是这样的人。平日里管孩子管得孩子异常的叛逆,反倒不学习。现在,孩子也没底气了,因为不知能考上什么学校。家长也上火,牙床肿的吃不下饭,见到我也不再说任何关于孩子的问题。
原来她看我看高报书籍还说我:分没下来看也白看。我说,你不提前了解一下?
同事当时振振有词地回答:有啥好看的,报考到时孩子想去哪就报哪呗,反正她自己弄,用不到我。
“知己知彼,事半功倍,提前准备着呗。孩子知道什么,都是道听途说罢了,咱们比他们有精力,就先了解呗!”我好意劝她。可同事认为听高考课程着急上火的,再者觉得她自己孩子很立势,除了学习,其他都不用她操心,所以,她乐得清闲。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现在,隔着窗户看她唉声叹气的样子,我也无能为力。在当初能使力的时候不发,现在,她依旧没有行动,只顾着急上火,获得其他同事的同情与劝慰了。
我觉得那都是没有营养的开导,因为劝她的人孩子每一个成绩好的,但说出的话可能她爱听。真正有益处的劝说,反倒是她不喜欢的。就好比“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真相往往是伤人的,谎言才是裹着甜蜜的外衣,让人目眩神迷。
今天,三七会解读脱不花的作品《公司的坏话》就道出了“逆耳坏话”的意义:能成大事者,听得起坏话。
只可惜,知道道理的人少,知道道理且还能接受道理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