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杨柳松独自一人,徒步77天横穿羌塘,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后来,他将穿越的过程,以帖子的形式发布在8264户外论坛里,引爆户外驴友圈,各种版本的点击率合计近亿。
原帖网址:bbs.8264.com/thread-512349-1-1.html (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
1 关于羌塘
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旷野”。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植被稀少,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历来有“无人区”之称。
说起无人区,很多人会想到可可西里。实际上,可可西里只是羌塘的一小部分,后者包含了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是地球上最大的荒原,绝对无人区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
2 关于风景
在茫茫无人区,随处可见绝世风景,莽原,火山,湿地,湖泊......或苍茫寥廓,或荒凉沧桑。
3 关于野生动物
对于人类而言,这片土地是生命的禁区,而对于高原野生动物来说,这里却是天堂。藏羚羊、狼、野牦牛、棕熊、乌鸦......它们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如果人在荒野中倒下,第一个上来袭击你的很可能不是野兽,而是乌鸦。所以,千万别倒下。”
“面对狼,第一,不要怕,因为它能够从空气里闻到你恐惧的气息;第二,不要后退,因为后退相当于承认自己是猎物;第三,要勇敢直视狼的眼睛,与之对峙。当狼搞不懂你,而且认为你不具有威胁性的时候,会主动离开。毕竟狼不傻,搞定一只鼠兔,比搞定生龙活虎的人容易。”
另外,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狼群越来越少了。
面对野牦牛,绝对不能硬来。重达一吨的野牦牛,力气有多大?可以任性地随意掀翻一辆越野车。犄角有多锋利?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刺穿人的胸膛。肚皮有多坚固?牧民用它菜板几十年都剁不坏。
“结群的野牦牛并不真的伤人,来势汹汹只是在宣示那是它们的领地,当你待着不动时,它们常常会在逼近你面前的时候九十度转向,绝尘离开。”因为它们希望通过凶悍吓退你,你只要不表现出威胁性,不激怒它们就好。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些盗猎者杀害野牦牛,割下头颅,扔弃,然后扒皮,将身上的肉剁碎,拉去集市,冒充家养牦牛肉贩卖。在阿尔金无人区,一头母牦牛为子复仇,用犄角刺穿盗猎者的胸膛,十几天不放下来。”
棕熊是杂食性动物,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遇到它,不要恐惧,不要后退,更不要逃跑。它的冲刺时速是40公里,谁有信心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快过它?
4 关于气候环境
大自然并非总是美好友善的,羌塘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龙卷风、大雪、雨水泛滥、酷寒......很多地方寸草不生,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
5 关于生活
在这里,生活艰苦得远远超出想象,衣食住行,样样挑战人的生理极限。
换作是你,只吃这些,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每天推着200斤的车,行进20多公里,能坚持下来吗?
而这些,已经可以算作丰盛,后期糌粑没了,辣椒没了,蒜没了,每天区区几块压缩饼干就打发了。整整77天的食物,全靠自带,而为了减轻负重,每多带一件行李都要斟酌再三。两个多月,人一直处在半饱和饥饿状态。
中间一连几天,找不到任何水源。每天仍旧要拖着疲惫的身体,顶着恶劣的天气,推着近200斤的自行车,前进二十多公里。
杨柳松在帖子里这么写到,“夜里醒多次,口腔黏在一起,喉咙也仿佛合拢了,喘不过气来,嚼口唾液撕裂的痛。担心早晨醒来口腔会张不开,最后,用一个长尾夹放在嘴里,既是物理隔绝,也是刺激唾液分泌,再用一根红绳子栓在长尾夹上,以免不小心吞咽。”
最后,万般无奈,他用自己的尿液润喉消炎,强撑下去。
试着推150斤重的行李,在沙滩上行走,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非常疲倦的感觉,有过经历的人就知道,每天近二十公里的速度是怎么来的。除了极少的路可小骑过个小瘾,其余路况很少能一次推一百米不停下喘两口气的。硬草地一般推个五十米喘口气,寒漠土二十米喘口气,沙土路十米喘口气,重沙地三五米喘口气,陡坡半个轮圈喘口气。这羌塘就是这么一口口气喘过来的。”
“呼吸很重要,学会呼吸就可控制心率,控制心率是为了减少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循环代谢就少,代谢少了就能节约热量,节约热量就能省食物。”
“我的体格并不强健,中等,除了探路外每天长休息三次左右,每次不超过十分钟,其他时间推一会儿,喘口气,控制心率。提高推行频率,比太阳起得早,速度就是这么来的,尽量不做无氧运动(过多使用爆发力)。另外,胡思乱想、多愁善感、吟诗作画、悲天悯人也都会消耗体力。”
6 背后的故事
每天的帖子寥寥数语,简洁朴实地记录着当天的生活,读起来却有一种深深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旅程中,除了上面这些严峻的考验,杨柳松还经历了拉肚子、脚痛、腿痛、胃痛种种艰辛。虽然他只是轻描淡写,但读者深深为之折服。
他如此博学,拥有科学家般的大脑,朝圣者的虔诚,文学家的表达能力,理工科的动手能力,哲学家的淡然,军人般的意志。
论坛里,众多网友敬称他为“户外神人”、“英雄”、“传奇”、“大牛人”。一位曾骑行川藏线的网友说,和杨柳松相比,自己那段经历就跟小孩儿过家家似的不值一提。
横穿羌塘的危险,比攀登珠峰都要高出许多倍。这一点,杨柳松比谁都清楚。 他为什么还要去?
为了出名吗?为了证明自己的牛逼吗?
都不是。
在8264论坛里讲完横穿的故事之后,这个传说一般的户外神人就消失了,给世人留下低调又神秘的形象。
2015年,有一篇访谈文章,名为“杨柳松,羌塘荒原里的来客”。文章里,杨柳松的回答让人们得以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他。
-自从2010年发表《北方的空地》之后,你便一直没有消息。这些年你都在哪儿,做什么?
“其实我一直在老地方,在那史诗般辽阔又平静的羌塘荒原,大部分时间孤身在荒原里观测野生动物。2010年之后,我先后两次完全背包徒步穿越,为什么?其实是为以后在里面拍摄记录做准备,我必须有能力做到在这片广袤的无人荒原里,在任何一个点上,我都有徒步逃生出来的能力。有了这点底气,我才开始开车带上拍摄设备,独自行进在荒原里。车坏了,大不了走出来嘛。”
“目前为止,我在里面开车里程超过了三万公里。车扩展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深入细致的观察这片荒原。”
“很多人所了解到的羌塘,其实不是真正的羌塘,羌塘那么大的区域,我们只说藏北的这块,大概是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浙江省的大小。真正了解这块区域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那曲的林业局局长,已经退休,一个是双湖的林业局局长,身体不好也快退休了,还有就是阿里的林业局局长,可能还能干两年。这三个人对他们分别所属的区域非常了解,但他们到另外一个区域就不了解了,而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是他们三个的总和,甚至还要多。但是老的一辈即将退去,能对这片土地有热情的年轻人,包括林业公安和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根本对这片土地都不了解,没去过什么地方,他们感兴趣的是手机、是微信、是现代化的生活,他们更憧憬外面的花花世界。”
-为什么选择羌塘?
“2009年,第一次穿越羌塘,就深爱上了这片荒原,这种情感很难用语言描述。”
“能想象吗?有一片不逊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群落、有一片地球上最奇异独特且真实的荒原就在我们中国,就在身边,我们知道吗?”
-行走在荒原,死亡如影随形,不害怕吗?
“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法回答。形而上地说,当你无视一个事物时,这个事物就不存在。形而下的说,死亡嘛,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再轮回一次嘛。”
-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去做商业户外?
“靠消费自己获取影响力是最没能力的一种表现,没有必要。一生的经验可能只有这一次,它只属于我自己。”
苹果公司曾有一段视频“Think different”,广为流传。杨柳松,正属于这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