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起作用的可能不全部是诠释的内容,而是诠释内容时候的气氛和治疗师的方式。
自恋程度比较严重的标准:经常有比较重的羞耻和屈辱的感受。
不可被心理治疗的人
有严重的超我缺陷
一个完全没有羞耻和屈辱感的人,在生活中可能做出非常糟糕的事情,而没有丝毫的自责和内疚。
《101种防御机制》
来访者看到治疗师都带着某种缺点,死皮赖脸的活着,他也可以死皮赖脸的活着。这是认同。
自恋型人格障碍严重程度特点之一:
在跟他人的关系中,他是人际利用的。
他跟他人在一起不是为了享受非功利的人与人在一起的愉快。
而是跟别人打交道就在想着怎么利用别人,来处理一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比如认识一个医生,可以好好看病;认识一个心理医生,就可以心理健康。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二:
缺乏同情心
看见别人受苦受难,没有丝毫怜悯之心,或悲悯之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三:
对他人过度的羡慕或嫉妒
无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的目光只会关注别人过的好的生活。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四:
对某人或某事,过度理想化的偏见感受。
使自己处在一个被别人高度理想化并且通过跟他人的接近,而使自己遗忘自己因为不完美所导致的屈辱感。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
把他人理想化,是为了攻击做准备的。
因为他人永远都没办法满足自恋者内心里的完美求,如果他人不能满足而又离自恋者太近的话,就可能会使之自恋受挫。
吃珍稀动物,是满足自恋。抵消自己的自尊。
满足自恋的生活方式:买某一个唯一的产品,皮衣服,定做一件产品,有自己姓名的拼音的缩写,限量版的销售,都是满足自己唯我独尊的自恋感。
病人把治疗师体验他自己的延伸,病人要求治疗师即刻的反应,承认自己的特殊性。
一个定律:成人的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婴儿身上观察到。
有些人在亲密关系破裂时,会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科胡特认为:自恋病人也有移情,向自体客体移情。
自体客体的三种类型之一:
1.镜像的自体客体
父母在跟孩子的关系中间,对孩子有正性的反应。
这反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完美的,可爱的,有活力的,这个会逐渐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优点固化,孩子就会有能力,有信心去过自己的日子。他们幸福着,和父母的关系就是相望于江湖。
健康父母的特征就是能够承受孩子的远走高飞,也能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抛弃,同时也能忍受。
2.理想化客体
指把所有好的特质,像卓越,美丽,完美,全能,全知,永不失败,共情,不偏离的爱,无比的信任等东西投射给另外一个人。
本讲小结:
科胡特认为自恋型人格病人也会移情,只不过是向自体客体移情。
健康的父母的特征就是:能够承受孩子的远走高飞,能够承受孩子像一条自由的鱼一样离开自己去大海的更远处和更深处生活。虽然也能够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抛弃,但同时也能够承受。
如果能够将父母理想化,并且能够从这种理想化中间涉入力量和舒适的话,儿童就会发展出他自体的方向,并且能够获得面对挑战而且有实际的功利的价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