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
我要报志愿了能给些意见吗?
我快毕业了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觉得工作不开心应该怎么办?
我毕业3年了还没房没车,我是个loser吗?
......
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却觊觎着整个世界,不允许自己迷茫,想比别人早一步看透生活,找到捷径,拥有一切,成为人生赢家。
但是,成长,真的需要这么迫切吗?
你那么着急地催促自己赶快长大,却经常因为缺乏阅历和正确的指引迷失在人生的迷宫里,不知该如何选择,于是更加迷茫,于是更加着急,最终成了秃顶的90后,得不偿失。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
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说来说去,就是我们太容易“着急”,对未来没有信心。
2
现在不乏很多年轻人,20几岁,有的上贵族学校,出国留学,不是在学生会挥斥方遒,就是取得了不菲的学术成就;有的事业有成,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他们拥有开挂一般的人生,把众多同龄人甩出好几条街。你看着这些人的成功,又看看自己:
上着普普通通的学校,读着还凑合的专业,躺在床上玩着王者荣耀和绝地逃生,抑或蜗居在几个人合租的小公寓,每到月底穷得只能吃泡面度日,心仪的女神男神都被别人领回家了......
你的心里愈加着急,觉得人生没有出路,你自责、不满,陷入了挫败。
是,总有一部分幸运者明明和你一样的年纪,却过着你梦寐以求的生活,但当你羡慕嫉妒和迷茫焦虑的时候,是否意识到生活的成功并不只有这一种,还有很多别样的人、别样的人生。
微博上有一对很火的小夫妻,大三生子,二胎结婚,没车没房,一家四口却一直在路上,靠摆地摊环游了63个国家。
他们经济上可能比你还要困窘,却笑得灿烂,活得自在。他们可能也迷茫,孩子明天的奶粉钱在哪里,下一个目的地又是哪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当下的生活,享受旅途的快乐。
没有谁一开始就知晓自己的前方是一条捷径还是一堵南墙,迷茫是必经的过程,重要的是对待迷茫的态度。
3
特别推崇一种生活态度:我这半世未算赶,何妨迷路看风光。
都说少走了弯路,就错过了风景。但是你怎么知道现在走的是直路还是弯路呢?总要走下去才知道吧。
既然只能在现在的路上走下去,与其踌躇不定地边走边回头望,不如坦坦荡荡地一边向前一边欣赏身外的风景。即使是错的,至少也收获了一路的风景,不算太衰。
何况你才20多岁,刚好是折腾得起的年纪,就使劲折腾吧。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谁上了好的学校,谁进了牛逼的公司,谁在CBD买了房产,谁又换了辆豪车?
为什么不能去做风尘仆仆的旅行者?为什么不能当个自由职业者每天码码字,收着不固定的稿费但过得很快乐?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或是想改行当咖啡师?
允许自己有迷茫的状态,不要着急,慢慢去尝试,总有一天当你尘埃落定,你会发现,该有的,都会来,正如一位长者所说:
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而到那时,你会骄傲地对其他人说:我折腾过,你有吗?当有年轻人来问你,你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你这些迷茫,我10年前就经历过了。
4
人们总是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和迷惑,喜欢励志人物故事,看名人传记,喜欢向老前辈询问如何度过迷茫期,如何出人头地。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老师对此很直接地说:
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该做什么、走什么样的路,与其让别人给你制定,不应该是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尝试走出来的,更有意义吗?毕竟人生就此一回,为什么要把主导权放到别人的手上呢?
不要怕错,路那么长,不可能诸事顺利,不可能不摔跟头。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缓;走错了,就停下来,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电影《步履不停》里有一句话:
你才25岁,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你呢,你才20多岁,不要急着给自己的人生下定义,画地为牢。
你才20多岁,应该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这个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你才20多岁,一切都刚刚开始,去疯去爱去浪费,去追去梦去后悔,尽兴地折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