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宝妈们经常会遇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在超市想买玩具没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或者在受到老师批评时灰心丧气;或者在和同伴玩耍的过程中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等,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的原因都是因为家长没有从小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或者父母自身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一个人如果没有在家长那里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在他长大成人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善于和领导沟通,无法和同事友好相处、做事屡屡失败等。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呢?
1、从小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在孩子会说话以后,就可以引导孩子辨认开心、难过、愤怒等各种情绪。可以把这种引导放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不如孩子看动画片《熊大熊二》时,看到有意思的情节会情不自禁的咯咯笑起来,这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你现在的样子好开心啊!看到你这么开心妈妈也好开心呢!随着动画片的情节,妈妈可以在熊大表现出快乐的时候问孩子:熊大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会说:是开心!还有忍耐、愤怒、生气等情绪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辨认,从而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份觉察。
2、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感
当孩子在和自己或别人的互动中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比如孩子在和同伴玩时,自己的玩具让其他小朋友拿走了,孩子很生气哭了起来,这时候妈妈可以这样引导:宝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抢走了!那你们俩想一想,谁有办法让你们都开心起来?看看你们俩谁善于动脑筋?这时孩子就会积极的想办法,或者轮流玩,或者交换玩具,孩子经过协商确定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方案,妈妈可以趁机对两个孩子说:知道吗?这就叫“分享”!孩子从这个小事中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愤怒,并且还学会了用分享来避免冲突。
3、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正面的情感
及时肯定孩子好的行为,并把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直到养成习惯。比如孩子饿了,急着吃饭,但是刚端上来的粥还很热,妈妈安慰孩子说稍等一会等粥凉一些再喝,孩子就安静的等着,这时妈妈可以说:宝宝,你知道吗?你现在的表现就叫“忍耐”,你虽然很饿但却能做到不哭不闹,太棒啦!在以后的生活场景中妈妈可以不断强化孩子对忍耐的体验,从而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而不是用哭闹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