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学生,在高中时不得不复读,他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之后拼命学习,成功考上东京大学法学部,还得到了该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的硕士学位,成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多本畅销书的作者。
这名学生就是斋藤孝,他在高中复读期间,认清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喜欢做基础的练习题。此后,他确定了备考是必须的,拼命学习的同时,还利用课间打网球,让自己喜欢上备考,最后顺利考上大学。
他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特别是书中伟人的人生转折点,他发现了一个新的视角:伟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找到了自己原创的学习方法。斋藤孝研究了16位伟人在传记中的学习法,总结写成了《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这本书。
全书中有3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我结合3位伟人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重点内容,你不是不喜欢学习,只是你的方法不对。
第二个重点内容,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其实是认清自己性格的过程。
第三个重点内容,学习方法对了,不代表就能轻易成功。
1. 厌学是你的方法不对
拿学习英语来举例,很多人觉得被迫学英语,不喜欢学,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只是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对。而这又联系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学英语?
你是为了通过英语考试吗?还是为了能够读英文书?还是为了用英语沟通交流?不同的学习目标,所用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所要付出的努力更加不一样。特别是口语,没有英语环境,要练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要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大的。
《如何高效学习》的作者斯科特·扬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前,埋头苦读是浪费时间的。
斋藤孝在本书中举了近代德语之父歌德的例子。歌德懂绘画,弹钢琴,会说多国语言,还是一名律师。用现在的话说,歌德简直就是一名厉害的斜杠青年。而歌德却一直专注在写作上,还限定只用德语写作,写出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的佳作。
歌德年轻时试过造型艺术,他感觉自己会前途无量的,只是亲眼看到拉斐尔的作品后,没有了绘画的欲望,就放弃了,转变为一名欣赏者了。歌德学习多国语言,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为写作提供素材,他对文学情有独钟,坚定了自己方向,一直专注于德语写作,直到成为大师。歌德在《歌德谈话录》中说:
“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同时掌握多种能力。这听起来不错,但人类天生没有这个本领。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某一个领域中的特别的存在。 ”
歌德擅长多国语言,但这只是他用来洞察世界的工具,在行动上他专一的用德语写作,而不是热门的英语。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他上大二时,老师中村尚司建议他锁定一个学习主题,也就是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就能吸引其他的信息,随后原尻淳一就以营销为学习的主题。
回到前面的问题,你学英语是为了什么呢?斋藤孝本人在高中复读时,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厌学,而是一直以来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他看不起基础练习题,非要买高深的练习题,而自己买了又没做,结果两边不讨好。此后他认清备考是必须的,他做好基础的练习题,成绩就上去了。
2.符合你的性格就是合适的方法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后,你开始寻找学习方法了,那么什么方法才是对的呢?
答案就是适合你自己性格的学习方法。
斋藤孝在本书中举了作家斯蒂芬·金的例子,他的写作方法就是每天上午关门写2000字,边写边听硬摇滚乐。
因为与外界隔绝,符合斯蒂芬·金“做梦”的环境,能让他沉浸其中,创造小说。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中说:
“ 这样日复一日的行为让我的身体养成习惯,一进入书房就会自动进入‘做梦’的状态。 ”
斋藤孝觉得自己不适合安静的在书桌前学习,在高中复读时,他一有时间就去练习打网球,练习完网球再去学习,这一文一武形成了他的独特学习方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奥野宣之,他有一个特别的学习方法,他把读书分成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5个步骤,他把阅读的全过程都用笔记本记录起来,由于他坚持记笔记,因此在日本有了“笔记本作家”的称号。奥野宣之是新闻学专业的,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笔记读书法更适合他的职业习惯。
前面说的斯科特·扬,他本人不擅长死记硬背,而是用比喻法和内在化来学习的,简单的说,就是用生动的比喻和画面,将新的知识与熟悉的知识建立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这种方法更适合他自己,他只用了12个月就自学了4年的大学课程。
3.没有坚持就没有突破
找到对的学习方法后,就能轻松成功吗?没那么容易,你还要坚持不懈,精益求精。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会提前放弃,有些人能坚持下来呢?
斋藤孝在本书中举了作家村上春树的例子,在成为全职作家后,村上春树因为久坐导致体能下降,体重增加,还经常抽烟,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小说家都是靠抽烟喝酒来获取灵感的。
但这不是一条好的路,在完成小说之前,身体可能已经极度透支了。没有健康的身体支撑,怎么用脑力写作?村上春树意识到后,他就选择了跑步,而且一跑就是20多年。
他说自己的身体属于慢热型,而一旦热身后会持续很久,跑步就很适合他。虽说如此,他也会遇到挫折,他有几个跑步的诀窍:首先,掌握好节奏,状态好时可以跑快点,但不能跑太久,要留点体力明天跑。其次,要在跑步前期,要自我暗示跑得不错,让自己感觉良好。最后,当心烦意乱时,延长跑步的距离,将心中的不快转变为对身体的磨练。
这几个跑步的诀窍,跟村上春树写小说很类似。他写小说不会一时写10页,一时写1页,就算感觉良好,完成了当天的写作目标后,也要放下笔,这样明天才能保持这样的势头继续写。面对不健康的心情时,与其自己痛苦,不如把这份心情写入到小说中去。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这个性格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无论是输是赢,我都不会在意。比起这个,我更在乎有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长跑是一项十分符合我自身心理特点的体育运动。 ”
斯科特·扬也说,高效学习的秘籍其中之一,就是要管理好精力,保证每天能够运动40分钟。
没有坚持就没有突破,而能否坚持下去,还是要看是不是符合你的性格,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磨练的过程,就算本书中的16位伟人,也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的。
《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这本书通过介绍16位伟人的学习方法,还有斋藤孝自己的学习技巧,告诉我们,一个人知道为何而学,就会花时间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会磨炼出原创的学习法,而且能坚持下去,做到精益求精。成功不是伟人追求的目标,只是附属品,他们在原创的学习方法中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