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朝阳升起的时候,山中一座寺院的门前跪着一个人,他口中念着:“师父,请原谅我!”跪着的这个人是当地的浪子,二十年前曾是寺中的小沙弥,因为颇具慧根,极得方丈的喜欢。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成为出色的佛弟子,甚至有朝一日接下自己的衣钵。而这小沙弥却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喧嚣浮华的城市迷乱了他的双眼,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直到二十年后的一个夜里,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深自忏悔,披衣而起,披星戴月赶往寺里。看到昔日的徒弟,方丈想起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摇头道:“你罪过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不曾想,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的花朵,五颜六色,朵朵芳香逼人,佛堂里没有一丝风,但是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簇簇急摇,仿佛是佛在召唤。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重新过起他的荒唐生活,远走他乡。回到寺中的方丈,也于当夜圆寂。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没有交代方丈的衣钵最终传给了谁,也没有说明浪子最终的结果。但是,读罢故事,一种惋惜之情不免油然而生。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假若方丈对那个曾经非常看好的徒弟多一丝信任,故事是不是会有另外的一个结果?或许,历经了尘世的种种之后,这个慧根还在的浪子也可以成为一代杰出禅师……尽管故事可以有假如,但是现实没有。生活中,有太多因为缺少信任而招致的误解甚至是伤害。尤其对孩子而言,来自成人世界的不信任,往往会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甚至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在不同的刊物上读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某个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一般都是偷拿他人财物),在遇到同样事件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情不自禁的将其视为“嫌疑人”,而往往犯事者另有其人。因为不信任,在故事的结尾,多半这个孩子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留下的是对家庭和学生的伤害以及老师的遗憾。我们都知道,建立信任,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与筛选;而破坏信任,只需要一个瞬间或是一个细节。而信任一旦被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如初。可以说,信任是非常脆弱的。就像一张纸,揉皱了以后,即便用力抚平,还是会留下明显的印记。然而,信任又是充满力量的,当学生被信任、被肯定,他们内心那份向上、向前的热情就会被激发。
在学校工作期间,有一次学校组织广播体操比赛,作为六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考虑到他们的自主性,训练基本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因为带了几年,彼此间已经形成一定的默契,总觉得他们可以把这件事做成。临近比赛,想刷一下作为班主任的“存在感”,便拉着队伍上操场去检验他们自主训练的成果。不曾想,他们的表现让我比较失望——未能到达期待的水平。比起他们的表现,更让我失望的是他们的态度,因为根据了解,这显然不是他们真实的水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多说,只是让他们收队,而且故意摆出了一幅“面无表情”的姿态。因为发现了我情绪的变化,学生不同意收队,主动要求再练,我拒绝了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又满脸不甘,我的内心是窃喜的,知道自己的“计谋”成功。这群孩子,很优秀,集体荣誉感也很强,因为我的“放养”,会时而表现的“不羁洒脱”,但我知道,只要他们绷紧了“思想的弦”,最后的表现肯定不会差。因为信任他们,所以我故意让他们看到我的“失望”和“不在意”。而他们,为了证明认真训练,为了让我“刮目相看”,憋着一股要在比赛中争口气的干劲。最终,这件事的结果落入了很多与之相似故事的“套路”:学生们在最后的比赛中表现的非常精彩,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动作要领,超过了我预期,我们班也毫无争议的获得了一等奖。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任危机”并不稀奇,其存在也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的多方面的。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在能力范围以及适合的情境内,老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温馨环境,要给予足够的信任,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相信他们,而不是用“我认为”来替代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可能性”。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提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主张“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种相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向的暗示”,让他们清楚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在内心深处激发自信和自我认同,让个人潜力有被挖掘和被发挥的可能。
信任学生,老师要怀有“空杯心态”。对于老师而言,要建立并巩固对于学生的信任,首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成见”清零。面对一些特定的事情,要抛开原先的想法和意见,做到就事论事,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事情的原貌,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当“己见”被排除,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宽容便有了更多的生长空间。
信任学生,老师要常常换位思考。立场和视角不同,看待问题的态度也不同。尽管每个成人都是经由儿童长成,但是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又的确存在很多“出入”。很多事情的发生,在老师眼中是一个版本,在学生眼中又是另一个版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老师要站在学校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身处地的替他们想,“换位”的过程就是生成同理心的过程,有了“感同身受”,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将更加和谐与融洽。
信任学生,老师要做到不急着“下结论”。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冷处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当事人都处于情绪之中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缓一缓”。只有在平心静气的心态下,才能防止用世俗的眼光揣度孩子天真的内心。不急着“下结论”,也为了避免因为过早的对人对事“定性”,让学生过早地被贴上某个“标签”,真正给其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原生态的环境。
当然,信任是有前提的, 还应该是理性的,要基于事实、基于学生健康成长。信任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接受,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于个人成长不利的行为和态度,在信任与接纳其人格和能力的过程中,要给予纠正与帮助。就像一棵树的成长,在给予足够的养分和关心的同时,看到那些旁逸斜出的枝丫,还是应当及时修剪和扶持。
冯骥才先生《珍珠鸟》一文在结尾处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想,当老师对学生充分信赖、信任的时候,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往往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