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20】
【原文】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①,而心有所慊②,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注释]
①集义:犹积善。谓行事合乎道义。《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朱熹 集注:“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於义也。”
②慊”:不满足、不满意。
[译文]
陆澄问:“有的人夜晚害怕鬼,怎么办?”
先生说:“这种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亏欠,所以害怕。若平时的行为合于神明的心意,又有什么可怕的?”
[解读]
这段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义,集义语出《论语·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是孟子解释浩然正气特征的一段话。
朱熹注解孟子这段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因为自己心里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王阳明说,不能“集义”导致了“必有所慊”,“慊”是不满足、不满意的意思,那“必有所慊”就是必然有所不足,有所亏欠的意思。不能“集义”,就是平日坐止语默、言行举动,还是有所不到位的地方在,也许在大部分事情上所行是适宜的,但是哪怕有一件事情违背了“天理”,就不能称为“集义”了,“义”既然是“集”的,就要时时刻刻,事事物物都要处之得宜,滴水不漏才行。
这里拿《菜根谭》中的一句放在这里,可谓是王阳明要表达意思的最好注脚——“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感觉《菜根谭》这句话比阳明讲的更形象,“渡海浮囊”也就是古代的游泳圈,当然这里也是比喻意。我们知道,如果在海中游泳,你说这个游泳圈99.999%的地方都是完好的,就是有一个针眼大的洞,不碍事,拿去用吧,那就完蛋了,只要你在海上游的时间足够长,这个针眼大小的洞足以把游泳圈中的气体泄完,假如很不凑巧的是从泰坦尼克号沉下来之前下来的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用了这个游泳圈,他在海上撑不了多久就会沉到海底去。
这样,阳明的论述逻辑就是这样的,“不能‘集义’导致“必有所慊”,心中有了亏欠,导致了怕鬼,这种情形也就像我们借了张三200块钱,一时又手头紧还不上,总怕出门遇到张三。即便人家不催债也心中虚虚的那样。王阳明的意思就是努力打工不要偷懒赚上200块钱还给张三,这样你出门就算碰到他也可以抬头挺胸了。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原文】
子莘③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注释]
③子莘: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王阳明最早的福建弟子。
[译文]
马子莘(陆澄学友)说:“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之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
先生说:“邪鬼怎能迷惑正直的人?就单说这一怕,就足以说明此人心邪了,所以会被迷惑。并非鬼迷惑了人,是自己的心被迷住了。例如,人好色,就是被色鬼迷;贪财,就是被财鬼迷;不该怒而怒,就是被怒鬼迷;怕不该怕的事物,就是被惧鬼迷。”
“定为心之本体,即天理。动与静,只是在不同时间下的表现。”
[解读]
王阳明对学生子莘之问阐释的已经非常明白了,毋再多说。总之,人凡是有所愤懥、好乐、忧思、恐惧诸情绪诸事,均不可留于心中,必须中空无物,才能处处应事得宜。
最后一句话“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这里说的“定”的那个本体,就是“天理”,而目看、耳听、身触、口言、鼻嗅、心思等一切所为,都是所遇之时,这个像开开合合的门,门本身在开合的过程中是不断在或动或静中,而门轴的中心点则是恒定不动的。门的开合动静都要围绕着门轴转动,犹如人的一切施为都要围绕“理”来运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