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阅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方法,且不论正确与否,但它确确实实的成为了我们生活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随着时间潜移默化,方式于是成为了习惯,最终形成观念。
我对于系统阅读的观念是在三年前遇到范福潮先生所著的《书海泛舟记》后形成的,在此之前,我对于文学性的各类书籍充满着澎湃的热情,在最高峰之时甚至创下了六十天内疯狂阅读完了三十一本书的记录,平均两天便能读一本,其中不乏《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月亮与六便士》等文学名篇。
恰逢此时,我在《书海泛舟记》一书中遇见了与我一般对书籍痴迷的范福潮先生,他在年少时所读之书多而杂,不求甚解,并为读得书多而得意洋洋。见此状,其父在解《西厢》一篇中以自己平生读书之经验对于年少的范福潮进行了告诫:“汉至初唐八百多年,名家荟萃,仅选一部《陶靖节集》,唐宋不选韩欧、不选佛经禅语、不选笔记,元不选散曲,明不选小品,民国作家仅选鲁迅一人,生有涯,知无涯,书是读不完的。
你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规划一个适当的阅读范围,选少量经典,由浅及深,循序渐进,一卷一册,读熟解透。朱子曰:“学者所患,在于轻浮”,如你这般心态,纵读万卷书,也是过眼烟云,到老只是书虫而已。”
此番告诫,不禁使得书中的范福潮与我同时恍然大悟了,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可以使两个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与及不同生活的人,在某一时刻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同样的触动,泛起彼此是同一类人的波澜。它甚至可以毫无障碍地跨越过空间的阻隔,我想,这便是书籍最不可或缺的魅力了,至此,我对于该如何去阅读的观点渐渐成形,快读与不求甚解便也被我丢弃了。
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假若有人要将其裁剪一番,那也只能是自己本身了。而就在三年后的今天,关于如何快速阅读的讨论再次出现在了我的视野当中,人们将其称为“速读”,名词,被视为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
此次的契机是源于与朋友的一次讨论,增长阅历的方法大抵有三种:经历、阅读和交友,而提升认知最快,最廉价,效果最好的无疑是阅读了,因兴趣相投,于是我常找他荐书,于是各自便交流了关于阅读的看法。他谈到自己正在持续加强阅读速度,现在已经可以平均一天读完一本书了,有些同类型的书籍甚至一小时就能翻完,以量变引起质变。大部分技能提升类书籍营养成分并不多,只读标题便知道它的内容与重点是什么了,所以哪怕十本书里有一个使人眼前一亮的点那就没白读。
他所谈到的关点与知名作家“和菜头”在得到专栏《速读基础》里提到的“读书马太效应”相近,即一个人阅读量越大,他读书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同理,因为任何一本书绝对原创的部分其实都很少,作者们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真正可以横空出世,提出一个全新观点或者全新理论的作者并不多,所以同样的理论出现在百分之八十同类书籍上持续侃侃而谈便也不奇怪了。
关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大抵会有两种结果,即各持己见或相互自洽,关于阅读而言,快有快的读法,慢有慢的好处,读书并非跑步,为什么不去追求理解,反而去追求速度呢?在讨论中我逐渐了解到,大多数人把阅读速度视为了一种个人能力,读得快,自然也就读得多。读得多,那么相对来说自己掌握的知识也就多,自己在社会竞争中也就能占优。
至此,我的阅读观点再次出现了微妙转变,我开始将书籍划分为了两种类型,一是拥有文学性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以慢读愉悦身心为主,二是作自我提升的工具型书籍,以快速阅读学以致用为前提。当然,无论是慢读抑或是速读,前提必须是有效且持续的输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找到阅读的原动力。
畅销书作家千田琢哉在《新员工是如何被拉开差距》一书中曾提到:在处于前进或后退中越是犹豫不决时,人们越倾向于“维持现状”,也就是说,选择“不改变”“不挑战”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在阅读前我们应当需要知道读某一本书的原因或者目标是什么?
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在《怎样学得更快更好》中也曾提到这一点,在速读一本书前自己应设置疑问测试,你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一、这本书的标题我认为它应该主要是谈什么问题的?二、关于这个问题,在学习之前,我知道些什么?三、关于这个主题,在学习之前,我的观点是什么?四、接下来我要开始学习,我最想知道的、最想通过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当阅读有了目标后,我们就成为了拿着弓箭去打猎的猎人,抓住重点去阅读,凡是已知的或比较熟悉的可以快速扫过,只把目光滞留在新颖的核心内容或金句之上,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猎杀老虎,一旁的兔子羚羊应当统统略过,直奔老虎而去。
在明确了阅读前的准备与想要达到的目标后,如何去持续保持这样的动力便是阅读里最难的一点了,我们都知道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熬夜于身体有坏处,但当我们真正去坚持做某件事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所了解的道理并不足以使自我潜意识去完全控制行为。
谈到这一点,朋友提到了《认知突围》里的一个观点:凡是引发不了实践的,要么不是真正的认同,要么是没有真懂。你或者并不认为它能指向某个你想要的结果,又或者是它带来的结果并不足够的吸引你。而阅读对于人的反馈周期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届时支撑我们是否能够到达目标点的就是充足的动力源了。
举个例子,我阅读量最高的一年是读了八十七本书,与此同时也写下了近十三万文字,以输出倒逼输入,于是我之于写作的热爱便成为了我充足的动力源。换一种说法,我喜爱读推理小说,所以无论作者在推理的过程中多么的无聊透顶或是莫名其妙,但只要想到结局会有惊艳的逆转和震撼人心,于是这些繁琐的,无聊的细节也变得有趣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支撑点。
而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后,接下来又该如何去进行所谓的速读呢?无论你认可与否,速读在大部分急需自我提升的学习者眼中,已然成为高效学习的代名词了。在经过数日对速读单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以下我简单总结了几点得到专栏名师们的解答。
其一,制造阅读熟悉感,在阅读前先把书的序言、作者前言和跋多读几遍,然后就是目录、甚至找一下书评和总结去了解核心内容,如此,你困惑的问题别人或许已经替你预先解决了。其二,调整书本的位置,人类阅读的速度有两个瓶颈,即人脑接受信息的带宽与人眼识别图像的速度,把书捧得离习惯的距离远一些,即可提高百分之三十的阅读速度。
其三,指读法,顾名思义,读书时用一根手指指着你要看的那行字,逐字阅读,手指移动越快视线便越快,这是国内外的阅读专家公认的、最快速的阅读方法。其四,多环境输入法,即利用音频的引导去看文字,音频读得多快你就能看多快,一边听音频,一边看文字,相当于一个信息被同时输入了两次,而且是不同渠道的刺激,有效性不言而喻。
上述四点完成了高效输入的整个闭环,于部分阅读者而言想必是有所启发的,但在抛开所谓的快与慢后,我始终认为,最好的阅读者是在完成输入后将知识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再次重新输出,让知识进行二次升华,这才是高效的学习,以上。
2021.3.18.
文 | 小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