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向南
——《清初唐宋诗之争流变研究》后记
赵娜
恍然间,博士毕业竟已两年。离开苏州大学,离开英志师和师母已两年又四月矣。今夏,在锡林浩特开会喜遇从苏州大学来的罗时进先生,欣喜之余,思念恩师之心愈浓。在与师母通电话时,竟无语哽咽,泪落不止。拜在先生门下至今已五年有余,写了那么多论文、诗歌,唯独没有记载师恩的文章。不是不想写,实因先生对我,恩重如山,不敢轻易写,亦不能浅淡写也。博士论文要正式出版了,我的人生也到了更加宽阔的阶段,积蓄在内心的深情,到了不得不写的时刻,才在这夜深人静的子夜,提笔深忆。
先生的旧家在老苏州城区,离苏大本部很近。从一条悠长而又古老的巷子穿过去,其间要穿过小桥、流水,旁边还有一条卖小食品、家常用具的琳琅满目的街市。我考博士时第一次去拜访先生,从先生家里出来后便走近旁边的街市,狭窄到只能容三两人并行,是老苏州最贴心、最温暖的长巷。第一次见先生便得到先生校点的《随园诗话》。如今,翻开书的扉页,落款便是“二00六年三月”。后来我又买到了先生校点、批注的《随园诗话》,处处渗透着先生与袁枚的性灵神交,处处可想见先生治学的用心、用力。我新家的新书架上有先生的著述专区,最喜读的便是《随园诗话》和《随园性灵》,先生的人生感悟和袁枚的性灵人生交相辉映,仿佛一处绿意葱茏的风景。去年偶然间听写散文的杨瑛说起她在读《随园诗话》,我便买了《随园诗话》批注本送给她,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性灵的人必然会心灵相通。
我到苏大的时候,文学院已搬到了新校区,以至于我对老校区甚至老苏州的了解,仅停留在一个旅游者的印象。入学后第一学期,两周一次到先生家听课、讨论,我从新校区乘公交,到先生家的北侧门。那个阶段,几乎每一次上课前,我都要准备到两三点才敢上床,上床后还要常常起来,把忽然想到的要与先生讨论的问题记下来。每次到了先生家客厅,先生已泡好清茶,等我们坐好,再逐一交流、指导。那一年我26岁,怀着对学术的敬畏和梦想,对阅读和人生充满热情。先生不急不慢地指导,我却总是紧张而激动着。以至于每次坐在先生的沙发上,都会有身上发抖的感觉,大概也是因为苏州冬天室内寒冷的缘故。在我思维活跃地论述的时候,先生总是适时地加以点拨,哪些想法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值得推敲之处。先生对我的读书状态是满意的,记得他给我最大的肯定便 是,“你是一个读书种子”,让我又骄傲又惭愧。我生性多动,似乎并不是坐得住的人,之所以能坐下来,与先生的鼓励和严格要求大有关系。我入门伊始便得以参与先生的国家课题,并且是最开始的、难度最大的一段,内心懂得这个待遇的非同寻常,因此便拿出十分心力,不想辜负先生的重望。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写的是陈三立的山水诗研究,开学不久后交给先生。拿到论文时,只见上面写满了大大小小的修改、批注。从错字、标点、版面,到用词、造句、篇章,先生又仔细地给我讲了学术规范,包括摘要的写作、注释的格式,引文的用法,方方面面。我从此知道先生作为学报编辑的习惯,以后再也不敢用半成品劳烦他。在这篇论文之前,我可以说是从未写过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的,我的学术之路,是在先生手把手的教导下开始的。
在先生身边的日子,有一些温暖是永生难忘的。开学伊始,先生便在苏州园区金鸡湖畔宴请我们。我记得那天在饭店看到先生携师母上楼,等走上来和我站在一起才发现,原来先生的个子并不高大。师母是典型的苏州美女,在先生身边正是小鸟依人。他们都是清瘦而柔婉的类型,他们也都已是60来岁的老人。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平淡而又温暖地,走近我的生命。最让我难忘的,倒不是那晚的潮州菜,而是读书一年后,将要放假离校,最后一次在先生家里用餐的场景。当时已到六月底,梅雨天气,师母竟然亲自下厨,在窄小的厨房里忙前忙后,满头满脸的汗珠。我们在放着空调的客厅里听先生讲学问,师母一个人准备四五个人的饭菜。记得那天的饭桌上有苏州的白斩鸡,师母炖出来特别柔软可口,米饭也特别好吃。我当时便在心里感叹,假如我是师母,我能为丈夫的学生在大热的三伏天做这一桌子菜吗?难说。师母对先生、对我们都是用心之至,这一顿饭,只是一个开始。
我的博士生涯,也是人生最为艰难的一段里程。当时,因为个人原因,我险些放弃学业。先生听到我说出那番话的时候,震惊,绝不同意,让我三思。最后是先生给了我最宽容的空间,让我完成毕业论文,坚持读成。对此,我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我的感恩,如果不是先生的宽容,我必然要退学,则此生不仅没有这部博士论文,也再也不可能走近学术之门。这一点,是我心里最重的一笔,终生铭记。
有谁的博士论文是从3个月的孩子身边开始写起的呢?我的是。从孩子3个月到7个月,4个月的时间,母亲在外屋哄着孩子,我在书房写作。随时出来给孩子喂奶、哄她入睡。4个月的时间,我写了十几万字。女儿5个多月便从小床上摔下来,我从此不敢专心,时刻听着她的动静,论文几乎停滞不前。只好在她7个月的时候把她送到了姥姥家,又坚持写了两个月,终于在先生规定的时间完成了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先生的宽容、信任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条件艰苦,但绝不可降低学术水平,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人的潜力大概是无穷的吧,在不可想象的压力之下,我居然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得到了先生的肯定。
2009年再到苏州,又是春花盛开的季节。在先生位于苏州园区的新家里,我看到了走廊深处的墙上挂着我送的王昭君的画像。那是一幅毡画,画在羊毛毡子上,大红的昭君斗篷,抱着一把木色琵琶。我,一个从塞北高原来的姑娘,带走了先生的关爱和教育,也留下了对二老永远的祝福和牵挂。师母介绍我们欣赏新家,我们在先生家里拍照、留念。那天,先生笑得格外开心,好像等了我们很久,终于又都回来。博士答辩后照毕业照,在苏州大学的老校区,听师母讲他们在数学楼前相识相恋的故事。穿着博士服簇拥在二老周围,我们的笑容是那么地幸福。这一幕幕的瞬间,永远定格在回忆里。记得先生说我,有了孩子以后,温柔多了,像个女人了。师母则关心我的身体,同情我带孩子的辛劳,电话里还常常问寒问暖。如今,师母也在抚养他们的小孙女儿,师母的辛劳我可以想见,却不能分担,只能在心里深深地祝福他们。
这部论文完成之后,是我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如今回望的时候,最感谢的人除了英志师和师母,还有我的母亲。母亲坚韧、开明,是我生命里最坚实的后盾。父母在,不远游。我将永远守护我的母亲,就像守护我的孩子。母亲不仅养大了我,还养大了我的孩子。母亲只上过一两年的学,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但她给我的力量胜过这世上所有的书,而我,也将带着她的重望继续前行,以学术和文学强壮自我的生命。另外还要感谢爱人和女儿,家的责任和温暖,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能够不断跋涉,走过人生的艰难。
博士论文完成后,我的心境从夏天到了秋天。当年的后记如此写道:
三年博士生涯即将结束,我已是30而立之年。此刻,塞北正桃之夭夭,江南已是园花开尽的暮春时节,我的思绪则沉浸在王士禛24岁所写的传遍大江南北的《秋柳四首》。“秋来何处最销魂”,“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忆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相对于青春美艳,秋是萧瑟感伤的。然而我由此体会到的,倒不是萧条和悲愁。既然繁华已落尽,到了人生之秋,反而可以以空无的心境,来面对时光流逝、盛衰无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秋是沉静的,秋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自然,体味生命。抛掉伤春悲秋的文人惯性,走向人生的秋境,心地坦荡,天色空明,在新的层面上达到理想境界。人生的秋境,也许真的就成为完满、富足的境界。
如今要出书了,又是深秋。在人生的秋境,有一些积淀在心头的情感也越来越重。我希望能够尽早去苏州探望先生和师母。我希望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回去探望恩师,看看他们新出生的小孙女儿,再一次拥抱他们。因为在我心里,我也是应该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一个女儿。
鸿雁向南
——思念英志师
远心
草原近了
鸿雁飞在北方的天堂
秋草将黄
鸿雁将飞往温润的南方
在草原上
思念如长调一样
飞向日日牵挂的恩师门前
叩门轻谈
流光逝了
在先生家中围坐论学的一幕
好像就在眼前
转身离别的那一瞬
又涌上心田
秋意深了
青春也渐渐霜染
回去,回去
随鸿雁向南
由冰雪覆盖的塞北
向春暖花开的江南
2011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