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早上,一位客户骑着电动车来到我店门口,摩托车脚架一打好,他就急忙地将车上的蓄电池甩在我跟前,怒气冲冲地说:“怎么你这电池总充不了电?充了一天了还没冒泡泡(客户一直以来的经验就是蓄电池充电时会冒泡泡)!怎么这么快就坏了……”
在客户一连串的责问和抱怨声中,我基本了解了客户手上这蓄电池的状况。
客户的蓄电池是三个月前买的,一直在船上用,船上有磨电球(一般小车上都有,这边的船家都用来给自家船上电池充电),但最近蓄电池老是没电,于是客户拆下电池去朋友家充电,但客户觉得充不进电,怀疑我家卖的电池有质量问题。
我迅速拿了万用表测了该蓄电池的电压,显示11.5V(正常要12.5V或以上)。这很明显是电池放电过度而且没有充进电的表现。很多时候客户船上的用电器漏电或是忘了关用电器的开关等都很容易导致蓄电池耗电太快而充电根本跟不上,这样就会造成蓄电池亏电,而亏电状态下用磨电球是很难充电进去的。我心里这样想,但我没有跟客户正面理论。
“我看电池还是没有充到电的缘故。这样吧,我帮你先充下电看看再说。”
“我都充了一天了,根本充不进去!怎么质量这么差?!”
“放心,真的有质量问题我会帮你解决的。”
“哎呀。人家电池用了几年都没问题,你家的就几个月……”客户边抱怨边不情愿的骑车走了。
客户走后,我熟练地将蓄电池接上充电机进行常规充电。看来这蓄电池在客户手中被折腾得够厉害,我足足用了两天时间(一般的电池充几个小时就好了)才将该电池充好,将它恢复到最佳状态。
下午客户来到店里,看着自己那充满“力量”的蓄电池,用怀疑地眼光看着我说:“真的充好电了?”
“嗯嗯。”我肯定地说,“电池没问题,很有可能是用电过度导致电池亏电了,这样是比较难充进去的。现在好了,我已经充好电了。你回去检查一下线路或是用电器有没有问题,下次多加注意就好。”
“哦,哦,那谢谢哈。”客户这时倒不好意思了,提着电池就麻利地走了。
客户走后,我突然又想起前段日子另一位客户抱怨产品的事。好家伙,又是跟蓄电池有关的。
我记得那天下午,天气很冷,当客户提着一个蓄电池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往我这边赶时,我刚好在门口吹风。
“怎么啦?”我问道。
“老板,你这电池不行!我昨天和今天充电充了两天,但电池一点电都没有。我刚才去船上试,灯泡一个都不亮!我只好又抬上来,累死我!害死人!”客户一边抱怨一边喘气。
我先跟客户道歉,虽然不知问题出在哪,但看着客户这么辛苦还是先道个歉。然后我迅速去拿来万用表,往地上的蓄电池两端一检测,13.5V,电量充足得很!
“这电量很足啊。你试了?没电?”我觉得很奇怪。
“这要是有电我那么辛苦拿上来干嘛(该蓄电池有五十多斤重)!”客户可郁闷死了,“这可奇怪啊。”
当然,很快我便发现了蹊跷的地方。平常的电池两个铅端口(正负两极)都是银白色的,但该电池只有端口朝上部位是银白色的,而周围的颜色却深了些。我怀疑问题就出在这。很有可能是客户用了电池头夹住电池端口,时间久了,在海水(海风和海汽都有影响)的作用下端口周围起了一层类似盐霜的不导电的薄膜。我立马拿来戒刀将端口的周围地刮了好几圈,银白色端口才又整个地露了出来。
这时,我将灯泡接上该电池的两端,哎呦,简直亮瞎我们俩!
接着客户抱着电池欢快地走了。
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也能理解客户的心情。
客户买了产品后,一直按照老习惯来使用,而且很少出现问题,但只要这次买的比之前的早出状况,他就会强烈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
然而他没有想过产品的使用环境也是在慢慢改变的,很多时候就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变了,造成了故障的发生。然而在问题发生时,单纯地跟客户理论是没什么效果的,很多时候是你赢了争论但却失去了客户,所以更多时候我都是了解情况后尽量将问题解决了再和客户谈论,进而避免故障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