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已经是第二次读了。并不是因为这是最经典的一本,而是因为,这是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心学之于我等凡夫俗子,并不是一门轻轻松松就能理解并学懂的学问。真正的读懂它,需要一个通俗易懂的入口,更需要丰富的人生沉淀。尤其需要受挫,失败过的人生经历。
王阳明确实不简单。因为不满太监当道,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结果可想而知。太监和皇上都震怒,除了把他的屁股打成豆腐花,还把他投入锦衣卫大牢。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会心灰意冷,度日如年。不一般的人如肖恩克,会思考如何越狱,自我救赎。而王阳明,在大牢里,每天研读、学习易经。牢内牢外,于他而言,不过是个场所。出狱后,被发配到在当时瘴气横生的贵州农场,这已经是要置他于死地的节奏。因为一般人都无法在那样的地方终老,有很多被下放的官员,到了以后没多久就恐怕要“终”老了。更何况,那位太监在路上就安排了追杀王阳明的锦衣卫,因为这样才解恨。阳明巧妙地躲过了锦衣卫的追杀,造成了投河自杀的假象。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找一块田,觅一位妻,生一打娃,平静的度过后半生就算了。因为组织摆明了不要你好好活,打你一顿,给你一份苦差不说,还把你往死里整。99%的人就辞职不干了。而王阳明的做法却大大出乎意外,躲过了追杀,他继续赶路,奔赴贵州农场任职。你可能无法理解这份死心眼,因为你只是一般人。身外之物,身居之所,对你来说,确实很重要。而王阳明不是,对他来说,内心修炼,内心的良知,才是他的行动指引。不论是贵州农场,还是余姚老家,最需要照看的,是自己的那颗心。把心守住,好好磨练,何必在意在什么地方?后来,他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成为历史上两个半完人的其中之一。(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老谭说,几年前他创业失败,他自己本人,曾在珠江边,徘徊三次,几欲下跳。当时觉着顶着名校、名企的光环,创业至今,一事无成。种种身外的压力,让他心力憔悴。关键的时候,只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才能找回失去的力量,最原始的力量,最强大的力量。阳明如此,老谭如此,我呢?也因如此。
从05年进入家电行业,我一步一个脚印,也一步一个台阶。在行业几乎最好的公司里,我尽管也吃了不少苦,但却从未让自己失望过。直到我成长为我所在的事业部外销系统里最有潜力登顶的那个人,我都认为,我既幸运,又具备实力。我的目标,一直都是成为对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直到发生政治风波,然后思考转型,继而果断地放弃了原有的所有积累,转型转战新行业,抛身出来创业,一步一步,我逐渐明白,人生本来就不容易。之前的一切顺利,都是在为现在的艰难做准备。这就是人生。没有谁的人生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谁的人生总是一直苦涩。给了你甜蜜的生活,就一定会给你深刻的教训,让你知道,上帝其实是公平的。因而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最重要的是要照看自己的那颗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年多前,加入了初创公司,一起创业。最近,又给自己增加了新的创业项目,不停地折腾。一步步走来,踩了不少坑,也收获了很多以往所不曾有的经验。切入到一条全新的赛道,除了有新的挑战的兴奋感,更多的是压力,内心的压力。一方面想凭良知做事,想照看好自己的那颗心。要对得起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对得起合伙人的信任和努力,还想要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孩子的期望。越是成长,越是明白。人生里面,不可避免要去做很多选择和平衡。哪里有完美的人生,只有不断地去做选择和平衡。每前进一步,背后都需要有付出或牺牲。或是你,或是你的家人。选择安定可能委屈了自己,选择折腾可能就要委屈了家人。知行会里有位书友说得好,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创业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你每花的一分钟时间里,其实也凝聚了家人的成本。哪怕是我每看一本书,每去做一次分享活动,这里面其实都是我因此而无法陪伴家人的时间。他们也需要我,也需要我的陪伴,但却往往不得不牺牲陪伴他们的时间去做一件件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坚持,更要把它做好,因为它背后凝聚了不止我一个人的心血。我想,老谭也是这样想的,阳明也是这样想的。既然走到这一步已经牺牲了不少,那就更不能就此草草了事,势必要把这条路走到黑,再走到亮!
老谭说他现在创业,已经不是考虑什么功名利禄,纯粹是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一个境界。回想了一下,曾国藩当时出山,在湖南搞团练,迎战太平军,从零到有,从有到成,这其实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但是,曾国藩还是有功名利禄心的,他也希望借这个事情,一步步地走向人生职业生涯的巅峰。只不过,他拿得起,放得下。建立如此功勋,到了晚年,仍能全身而退,就是因为他有这份人生智慧。但王阳明不一样。经历过贵州龙场之后,他每从事一份事业,每应对一份新的挑战,几乎全凭良知去做决定。江西剿匪如此,平定宁王叛乱如此,广西剿匪亦如此。以我们今日的“政治智慧”来看,很多很多事情,王阳明完全可以更聪明地处理。有些浑水,他不必淌。有些人,他不必持慈悲心。有些战役,他可以更心狠手辣因为那样才更合乎“情理”,更“高效”。但他手里握着的,从始至终,只有一把宝剑,那就是良知。他善于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得失,所以一个书生如他,可以把战术兵法用到极致。在我看来,战无不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因为他经常可以做到,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胜利。有时甚至,兵不血刃。淡化那颗想赢的心,那颗希望有日功成名就的利禄心,多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那么想做这件事?我能通过这件事为哪些人带来更多好处益处?有些问题,想通了,自己才会释然,才会坦然,才会更有力量,才更懂得坚持的意义。
第一次看《知行合一王阳明》,我让自己浮躁的心归于平静,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我对金钱失去了欲望,只专注在了事业上,对事业以外的其他很多事,都无所求。也因为如此,我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的内心,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
再细读王阳明,我找回了重新上路的勇气,找到了自己创业的决心和力量。更加懂得了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去坚持,以怎样的价值观去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要抛弃什么,要坚守什么。
如果一个有志向的人这一辈子注定要来一次死磕自己的精神之旅,那么他应该读一读王阳明了,因为这大概是最适合打开内观之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