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办好大事,还需要办好小事。的确,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等这些“大事”需办好;带领群众致富增收,营造生态宜居的环境,构建和谐美好的基层社区等这些“小事”更需要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办好了民生小事,才能真正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
“于细微处见真章”,做好民生事情要在精细管理上聚力。“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社会治理重在细节、难在细节,但也贵在细节。鲜花映衬的街头,环卫工仔细清除砖缝杂草,呵护美丽角落,这是海阳市打造品质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扫描二维码这张“电子身份证”,信息随时更新,效率大幅提高,这是S市细微处治理创新的鲜明体现。在人民诉求日益多元、政府治理进入“体验政治”的时代,唯有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纾解民生痛点,让百姓展笑颜。因此地方政府要创新治理理念、采用先进科技、破除制度壁垒,让社会治理的民生小事在细微处化解,让人民幸福指数在细微处提升。
“知屋漏者在宇下”,做好民生事情要在民主协商上用力。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对社会治理也提出来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政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借助社区通APP,居民就菜园问题共同商讨意见,拿出规范性制度,不仅化解了居民矛盾,也提升小区环境;“文化墙”让原本的违章建筑成为文化宣传真谛、“小脚丫”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方便又安全,这些“金点子”都源自居民的智慧......正是在基层治理中群策群力,发挥民众的参与作用,才化解了矛盾纠纷,提升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因此各地要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充分尊重民众意愿,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社会治理更有活力。
“为官避事平生耻”,做好民生事情要在实干担当上着力。百年党史,初心不改,正是靠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担当,才孕育出伟大的中国精神,形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跨越。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面对千头万绪的民生小事,若视而不见流于空谈,那势必会影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成效。从“第一书记”沈浩到“人民的樵夫”廖俊波,从“扶贫之花”黄文秀到“新时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或疲于奔波为民请命,或脚踏实地为民解忧,无不是用自己的“埋头苦干”换来百姓的“点头称赞”。基层干部也要牢记担当二字,忠诚履职、敬业奉献、担当有为,做到敢干愿干、巧干善干、善作善成。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民主协商、科技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好民生小事就是社会治理的大事,离不开精细管理、民主协商、实干担当,如此才能建成文明、和谐、有序的现代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