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文只在说理,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经常自己吃苦受累,然后我们会去和孩子们说,我们吃的一切苦都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成长与教育,为了你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你们将来的锦绣前程。
我们自己干着不喜欢的工作,省吃俭用,不注重生活质量,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健康,有时候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做很大的牺牲,也就是我们是在苟且于生活。本质上这些都是对自己生命和生活的藐视和忽略。
都说,最好的教育是榜样的力量。孩子身上必然有我们的影子。这不等于说,苟且着的我们在对孩子们说,你千万不要苟且!对不起,爹,你再给我说一遍?你看不起你自己,孩子怎么能够真正看得起的自己?接受你付出的孩子即使感动万分,也是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在把你看得不值钱的同时,也把自己看得不值钱。这样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能放开手脚去拼搏。而且,由于在过分的照顾下,他们很难有坚强的品格和公平的视野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所以说他们很有可能走上苟且的道路?所以苟且的基因就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了。很难想象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一代一代的刘阿斗?不,一个刘阿斗就可以亡国了。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生活都以他们为中心。我们照顾他们的起居,学习。我们研究教育理念。我们给他们无数的补习机会。什么不行,开什么小灶。我们用金钱为他们买短期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优势不知道能持续多久?对教育的过分重视本质上就是一种骨子里的不自信和缺乏智慧。
最好的教育就是,最初的陪伴,幼时的引导和塑造,少年逐步的信任,和青年时的放手!教育是对可能性的邀约,不是对可能性消灭,不是对舒适和苟且的邀约。我们的文化中携带着对后代的不放心和不放手。这点需要我们这一代接受了各种锻炼和教育的知识分子克服。保持和孩子的距离,放开他们,给他们犯错和成长的机会。而自己也可以在事业和生活上不在苟且。三代人就都可以活得有自己生活该有的模样。
最后用我自己几天前写的一段话结尾吧,祝福大家和大家的孩子:
教育的艺术是热情及勇气的发现与保护,自律及方法的养成。知识和能力只不过该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同时也是衡量热情和自律的标杆。没有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成功之意义并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