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刚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分值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个别省市,还有扩大的趋势。可以说,在中考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得作文者得天下。于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老师、家长、学生都以仰视的目光来看待作文,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写作水平,以期在中考中作文得高分。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你研究出一个写作模板,我总结出一套作文教学方法;这个地区推行一个微格作文,那个地区来了滚动作文。再加上什么作文开头八法,作文结尾六法,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你方唱得还没罢,我方就又早早地登场,乍一看起来都很好,可是,当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实施起来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当让学生实际动手写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还是让人不忍睹视。
这时,有的家长把心一横,我花钱行吧!“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就不相信我花钱让我的孩子去学习写作文,还不能见效果?于是,出现了一个令人可笑的现象:语文,这个被课外辅导班遗忘的学科,竟然出现了许多补习作文的,作文,为语文在课外辅导班这个一本万利的领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放眼望去,辅导班中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大片,蔚为壮观啊!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辅导班的学习后,学生们除了学会了几种作文套作方法外,写作水平并没有见到丝毫的起色。相反,看他们写的作文,都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写作,也成了流水线作业。这样的结果,只不过是苦了孩子,养肥了作文辅导班的老师们。逐渐地,学生和语文教师们都对写作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而语文老师也想,既然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作文还是不见成效,那就不进行写作教学了,反正讲也是那样,不讲也是那样,有那时间把基础知识弄扎实一些是关键。带着此种心理,一些语文教师就放弃了写作教学。
对于写作教学,我也很痛苦。在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在思考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这个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教学部分发挥它最大的作用。经过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写不好作文,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可是,学生缺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能力。情动于衷才能发之于外,学生只有对写作对象有了真实的感受,才能写好文章。但现在的作文题目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二者并没有很自然的交集。这样,让学生去写作他们没有真实的感受和经历的文章,他们只能是强为之以为之,学生只能是无病呻吟,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空话套话、假话、罗嗦话随处可见。
二、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来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学生恰恰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其实,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可值得写的人和事也有很多。但是,当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让他们写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写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写日记,写一周随笔,可是,学生总是三言两语的就写完了,看着那两三行的文字,我责问他们。学生往往委屈地说:“老师,我也好好写了,想得我头都大了,但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啊!”学生为什么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原因就是他们不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和生活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自然写不出来了。
三、写作需要占有大量的丰富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写作素材积累得太少。现在的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每天翻来覆去地分析教材中的那几篇文章,导致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而要写好文章,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支撑的,没有海量的阅读,哪有写作的源头活水?古今中外的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哪一个不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写出了不朽的传世之作的?而现在的教育却不让学生读书。“想叫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草”,同理,想叫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却不让学生去大量的阅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四、写作是一个艰辛的思维过程,要学会构思立意,才能让文章文脉贯通,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的就是一种理性的写作思维。我一直认为,一篇好文章就像在人体中能够正常流动的血液,血液能够在人体中顺畅地流动,代表人是健康的。文章也一样,一篇文章如果能够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倍感舒畅,精神愉悦,那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可是,现在学生的作文,绝大多数是读起来让人心头堵得慌,东说一句,西说一句的,让看作文的人不知所云。是啊!现在的学生普遍习惯了记诵知识,在记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的同时,思维能力却在下滑,下滑到婴幼儿阶段,那文章就更没法看了。
在分析了以上的原因后,我对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做了以下设想:
一、改变作文的命题形式,让学生有话说,有情抒。笔者所在的长春市中考命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命题作文;一种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写作以记叙文为主,材料作文的写作以议论文为主。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更愿意选择命题作文来进行记叙文的写作,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材料作文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而这两种形式,对学生的写作内容都有规定,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对写作的内容不熟悉而写不出好文章来。所以,现在的命题形式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由此,我想起了和一位文友的谈话。这位文友初中毕业,是在一个纯文学网站认识的。在交谈中,她说在上初中的时候自己的语文成绩并不好,作文也没打过高分。但是,我在看她现在写的作品的时候,是汗颜的,因为,我发现她的作品让我这个自认为有点写作才华的语文老师自叹不如。问她如何练习写作的,她告诉我说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在进入社会后,对所见到的人和事感触很深,想写了,就写出来了。所以说,只有愿意写了,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事实证明,写作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只要学生愿意写,写作教学才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让写作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写作,归根结底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艺术上的再现的过程。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写作,只有源于生活,再现生活,才有它的生命力,才能出好作品。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去反映生活。并在活动中让学生采用一些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去写出来。这种将作文指导融入到活动中的写作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样的写作教学,比单纯的在课堂上的空洞讲解要有效得多了。一些作家的采风,其实也就是要达到写好文章的目的,因为,亲身经历的,总是要比书本上知道的要深刻得多了。
三、开展海量阅读,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孪生姐妹,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一定也是一位写作高手。经典的文学名著,文质兼美的精美散文,独具匠心的精彩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本身就是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形式多样的写作手法来支撑的。学生们通过海量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文章所熏染,在写作实践中不自觉地按照所读文章的形式去进行写作。其实,阅读、写作和练书法一样,练书法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地去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的轻重长短,只要是天天练,自然而然地就能写好了。同样。写作也是一样,只要我们天天读书,你所读的书中的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会不知自觉地被你所用。再说一个事实,在江山文学网认识了一个文友,他是一名二十岁的大学生,文笔很好。知道他是学什么的吗?想你都想不到,学数学的。我问他写作受了谁的影响,窃以为他要说他的语文老师,没想到他却说是受了家庭的影响。他说他的家中藏书很多,小的时候经常和爷爷在一起看书,看着看着就爱写了,给别人一看,别人说写得很好,就更爱写了。
四、训练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使作文更像作文。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写作中,文体意识不清,写作的文章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天马行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人的,抓不住人物的特点;写事的,对主要事件叙述不清。这都是写作思维上出现的毛病。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进行基本的写作思维的训练是必要的。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有这样的一个要求: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其实,这就是对写作思维所做出的要求。在写作训练中,我们要训练学生如何构思立意,如何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如何注意文章的呼应关系。写记叙文要“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说明文要“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放飞写作思维,让写作思维自由的驰骋。曹植的七步成诗,东晋袁宏的“倚马可待”都是写作思维训练的结果。我们不需要学生做到文学家的水平,只需要他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写出好文章来就好了。这,才是语文教师写作思维训练要达到的效果。
初中作文训练细细一想,其实也就是那么点事。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呢?希望笔者的粗浅设想能够在写作实践中见到实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