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第十五㊴-㊶
㊴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㊵子曰:“辞,达而已矣。”
㊶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道,有很多种方式,这里的道我们把他延伸指的很多种方式,很多种途径。比如说路,所走的路不相同,不相谋划。比如说价值观不相同,取向不相同,思维方式不相同,追求不同,目的不同,这些都称之为道不同。当有所不同,是不能在一起谋划,也不能在一起做事情。
我们来具体举例子,会有哪些不同,比如我们讲过君子和小人有很多的不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就是道不同。两个人所想的不一样,一个人想的是义,一个人想的是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那要如何在一起谋划,如何在一起做事情呢?
我们再比如说,一个人是积极向上的,一个人是消极的,不能在一起谋划,在一起交流都不可能。一个人遇到事情想的是如何突破当下的困境,如何积极努力,而一个人想的是不可能,因为是消极的思想,这个也难那个也没法做,这个也没法突破,所以两个人在一起是没法共同谋划的,完全不同频。
我们再举例子,说两个人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不相同,也无法一起交流,无法一起谋划。有的人看到这个事情比较全面,而有的人看到比较单一,有的人思维比较宽泛,而有的人思维比较固执,所以是不能在一起谋划的。在任何关系当中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来举例子,我们现在总讲一句话叫共同语言,有共鸣,都是从道不同,不相为谋,随着社会的发展延伸出来的道理和观念。
如果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交流起来就很困难。比如说对于生活,两个人想的并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我们该努力创造的更多,让生活变得更好。而另外一个人觉得生活安逸就可以了,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追求,还是以幸福喜乐为主,这个时候两个人的价值观就会出现不同,所以在看待一件事情就会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矛盾。
朋友之间也是一样的,在面对一件事情,面对一个新闻,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这个时候就会起争执。比如说同事之间也一样,两个同事同时去做一件事情,有的人是为了把事情的结果呈现出来,懂得以和为贵,而另外一个人他并不在意事情的结果,他可能为了显示自己,总是在争论对错,他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当中,而不以事情为主体。这个时候两个人就很难在一起做事情,思想不同频,就会导致行为完全不同。
我们再看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要与人合作,一定要选择同频的人,价值取向相同的人,这个时候才能共同谋划,共同思考,共同做事情。交朋友也是一样的,要讲志同道合,大家都有相同的志向。
道,我们刚才延伸了,他包含的非常多。比如说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取向、我们的志向、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起码在某一方面是要合的,是要相同的,如此才能在合的地方共同去谋划,达成共同语言,形成共鸣,然后去共事可以一起做事情。
在夫妻之间也是一样的,如果是单身的人,我们要懂得志同道合同样很关键,起码我们在生活的主体方向上,在个人的兴趣喜好上,在思维上是要有共鸣,是要有共同点的,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对于我们已经成家的朋友,我们已经有了生活当中的伴侣,这个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要达到某种共鸣。起码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是有共同点的,对孩子的教育上是有一个共同点的,在生活某些追求和喜好上,是要有一个共同点的。有共同点的建立两个人就会有相对的和谐状态。比如说谈到共同点,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有共同的话题,这个时候才能有和谐的因素在其中。所以无论在生活当中的任何事情上,任何一段情感当中,人际关系当中,我们都要懂得和他人去寻找一个共同点,有共同点,我们才可以共同地交流,才可以一起做事情。如果道不相同,那就不要在一起谋划事情,否则一定会出现矛盾。
子曰:辞,达而已矣。辞,指的是文辞。何为文辞?比如说我们讲话,比如说我们写作,写一段文字。也就是我们在表达,就称为文辞。文辞的目的是什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达而已矣。达,就是达意,清楚就可以了。所以这里我们讲,过犹不及,要讲适度。一个人讲话如果过于啰嗦,这就不是达而已矣,就会招人反感。同样如果一个人讲话过于简单,讲的没头没尾,也不说清楚,这个也不叫达。别人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前言后语没有,只讲了中间某一段话,这个时候就会引起误会,同样让他人不喜欢。
所以我们讲话要讲达意,不要多,也不能少,要取中。写作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写清楚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要清晰,对方要接收到。但是如果再清晰我们又加上了啰嗦,不严谨,讲了一大堆又没有太多的意义,这个时候别人看起来就会比较累。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逻辑问题,讲话要想让别人清晰,要想表达好自己的意思,逻辑是要顺畅的,是要清晰的。
不光是说话,我们再把它延伸到生活当中来,比如说吃饭,吃饭吃饱就可以了,吃的太少身体不舒服。如果你吃的太多,它是过多的欲望,过于复杂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说穿衣,达而已矣,别人看上去是舒服的,整洁大方,同时我们注意保暖就够了,再多,过于复杂,其实并没有什么样的必要。所以如果一个人不停地贪得无厌,生活就会变的复杂,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必要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实现它本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杯子,杯子的作用就是喝水,实现喝水的功能这个是本意,达到这个本意就可以了。
再往细微一点讲,比如说一个人的心思、想法,也要求极简,想法不用太多,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在发生一件事情我去思考它该怎样做,想完以后,就要懂得放下,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简单。人每天会产生很多内耗,内耗就是因为自己的思维过多,总是胡思乱想。
我们在《论语》当中讲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夫子说这个是不对的,不应该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再,就是再一次,也就是两次思考就可以了。一件事情它无非正反两面,阴阳两面,好或者坏。所以我们去思考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我们就去想那个结果。我们做了会如何?不做会怎样?我们做好会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成果,如果我们做不好,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否是我们可以承受的,想清楚这两面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其实不需要再思考,因为你无论如何再去思考,都是在正反两面做和不做之间,不停地反复,所以这个时候就形成了大量的消耗。
这句话我们再来看,辞,达而已矣。无论是说话、写作,我们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包活生活当中的用度。包括自己的思维、想法,都是达而已矣。达意、清晰、简单就可以了。保持简单,但是不失本性,同时又不过于复杂就是这句话想要告诉给我们的道理,它可以在生活当中去应用,让我们做到适可而止。
师冕见。师,是职称,指的是乐师。冕,是这位乐师的名字。见,是来拜见孔子。以前的乐师都是盲人,称为瞽者。为什么要用盲人呢?一个人的眼睛看不见,他的听觉就会变得异常灵敏。乐师既然是盲人,那我们看看孔夫子是如何对待的。
及阶,子曰:阶也。师冕来见孔夫子。走到台阶,这个时候孔夫子告诉师冕,这个是台阶,注意安全的意思。以前古人的迎客是讲礼节的,有的时候出门去迎接,有的时候不用出门去迎接,他取决于自己和对方谁的官位更大,或者谁的位置更尊。出门迎客,通常是对方的位置更为尊贵,如果是自己的位置更尊贵是不需要出门迎客的。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是出门迎客的,这里就无关乎尊卑了。并不是师冕的位置比孔夫子更高,而因为他是盲人。
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席是指的坐席,每个人坐的位置,孔夫子讲这个是坐席。大家都坐下以后,因为不只是孔夫子和师冕还有其他人。当都坐下以后,这里坐的是谁,这里坐的是谁,告诉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因为乐师他是看不见的,所以你告诉他在哪个位置,他知道讲话的时候对某一个方位去讲。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开始问孔夫子,这是与乐师交流之道吗?孔夫子说,是。这个就是与乐师相处之道,和他相处的方式。我们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字。一个字是相,相是帮助协助。一个字是道,道指的是方法方式。这句话的重点我们就讲道和相这两个字。
我们先讲道,道,他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一个准则,一种方式。我们学任何事情都要讲道,都要讲方法。比如说经营企业,我们要学习经营之道;管理团队我们要学习管理之道;教育孩子我们要学习教育之道,也就是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夫妻之间相处,我们要学习夫妻之道,如何去经营感情;与朋友相交与同事相交,我们要学习人际关系交往之道。
可是方法却会变。举个例子,我们出去和别人学教育之道,说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多鼓励他,可是你会发现回来以后,你对待自己的孩子未必鼓励就一定有效。再比如说我们学习,看到别人告诉了一个方法,孩子犯了错误,你可以罚站二十分钟,让他自己可以记住自己所犯的错误,可是你回来以后发现,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不一定会听,他可能会叛逆,可能会对抗。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和那个孩子不一样,所处的位置和教给我们那位老师的位置也不一样。
学习企业经营之道也如此。我们出去学习,发现人家用这套方法是可以管理好企业的,可是我们拿回来以后,同样的方法未必会适合我们自己的企业。人变了,做的事情不一样,交流的方式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所以往往我们学习回来的方法是不管用的。
我们再用《论语》当中这句话举例子,对待乐师,孔夫子用这样的方法。那如果对待其他人,孔夫子用的是另外的方法,如果学习了孔夫子对待乐师的方法,它只是一种标准,但是遇到其他人就不会了。道他是会变的,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方式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字就很重要了,我们刚才讲到的相。固相师之道也。相,是指的帮助他人。我们要学习相,也就是帮助他人之心。一个人学习了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标准,莫不如去学习这个相字,就是你有想要帮助他人之心。你有帮助他人之心,方法是不需要学的,你自然就会。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不是教育孩子,我们是帮助孩子,所以你不会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你是帮助孩子自己成长,我们看的是对方的需求。他需求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比如说师冕,他是看不见的,你告诉他这个是台阶,这是坐席,谁坐在什么位置,这个是帮助他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源于这个相字,想要帮助他人的心。所以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是站在想要帮助他的角度,你会去看他的需求是什么?他的优点是什么?他的缺点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去教育他。
比如说我们对待员工,也是一样的。我们出去学习了很多方法,如何去管理员工,可是你并没有想如何去帮助你的员工,如果你想的是帮助你的员工,你看的是他的需求他的优点,他能去做些什么,你是根据他调整自己的方法,这时候整个的状态就会变得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学习夫妻之道也是一样,我们出去学习了夫妻经营之道,如何经营感情,你想的是经营,你想的是方法,而你忽略了一个重点,既然是想经营感情,应该是看对方的需求,对方的喜好,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会延伸出来方法。
比如说作为一个员工也是一样的,我在一个企业工作,我学习的不是工作的方法和标准,我学习的是帮助企业的这颗心。我是想为这个团队奉献价值的,我就会思考,有哪些事情我是可以做的,我可以去担当的,我可以奉献自己的价值。我们是根据需求再去学习方法,它不是标准化的,它是可以变通的。
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是的,这个是帮助乐师的方法。但是注意,不是帮助其他人的方法,碰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情,我们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我们会随着人和事的变化而变化,不会执着于自己的方法和标准。无论任何一件事情,我们所认为的方法和标准,它都不是适合所有人,它都会变,所以说学习方法不如学习一颗帮助他人的心,当我们有那颗助人之心,就会延展出来不同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