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慧工作日志11.13
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之旅。今天在开发区实验小学的听课经历,让我收获颇丰,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捞起了璀璨的珍珠,为我的教学之路增添了新的光辉。
上午聆听的《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这三节课,在大概念的引领下设计得精彩纷呈。
《认识周长》这堂课,邵老师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亮亮为秋季运动会做准备制定训练计划:每天绕操场跑步一圈,并出示三幅跑步路线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他哪天完成了训练计划?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大情境和大问题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然后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指一指物体表面的周长,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对周长有了清晰的认识。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其中更亮眼的地方是邵老师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周长”这一环节,学生利用直尺测量三边长度再相加,以及利用圆规画等长线段,化折为直,然后再用直尺进行测量长度,老师在这节课中重点讲解了尺规作图的方法及化曲为直、化折为直的思想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先让学生回忆周长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的小组用测量四条边相加的方法,有的小组则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用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这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它让我明白,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圆的周长》这堂课则充满了探索性。徐老师先回顾圆的认识,然后出示正多边形的图片,探究正多变形的周长和边长的长度和边的条数有关,接着让学生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验证猜想,通过小组合作,用绕线法、滚动法等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更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这让我意识到,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公式的灌输,更应该是探究过程的体验。不足是时间过长,没有机会进行练习,导致最后的练习环节直接让学生进行的口算。
下午的《条形统计图》和《认识百分数》也同样精彩。
《条形统计图》这节课,宋老师用视频导入,出示一日实践活动———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哪种水果该多买一些呢?———哪种水果更受欢迎?这样一步步地将生活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整理呈现为状形图——借住格子图将数据整理,一步步转化为条形统计图——分析决定。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和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出示高铁里程排行榜,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梦想与国家梦想的紧密联系。这种情感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水到渠成地渗透在数学课堂之中,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激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努力学习。
《认识百分数》这堂课,从教学内容的引入来看,王老师别出心裁地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出发,进而引入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开场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课堂充满了温度。将看似宏大的主题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起联系,巧妙地将教育的内涵从知识传授拓展到价值观引导。随后,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项基本标准中的数字引出百分数,这一环节衔接自然流畅。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国家发展这一重要层面的应用,更体现出数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百分数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承载着国家建设成就的有力证据,这种将数学知识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百分数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抛出“谁的经济水平高一些?”这一问题并讲解恩格尔系数时,王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知识进行分析。这一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了他们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在掌握百分数知识的同时,也对经济领域中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拓宽了视野。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的爱国情感教育。王老师将百分数知识的讲解与爱国情怀的培养完美融合。
这次听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大概念为引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