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爸妈突然有要事,要回老家一个星期处理,我要一边写稿工作,一边带娃生活,照料老公和家庭,这两年来还是头一回。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星期,还有一篇急稿要赶,很多其他工作要忙,娃已经放假了,想象每天码字的时候多了一个小跟屁虫,就感觉头很大。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一周里,我不但完成了稿件,还做了一份活动策划,该看的书该联系的人一个都没落下,和娃也相处得好好的,我原本的顾虑和担忧,根本不复存在。
回过头想想,其实中间并没有什么秘诀,我做了一下估算,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我每天真正可以高效工作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因此毫无疑问,我将这些时段全部都用来写稿,剩下的时段准备着边工作边随时被娃打断。
时间明明少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却没被磕着,说白了,因为我磨细了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有的人是半天,有的人是一小时,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不同的颗粒度,意味着什么?
时间颗粒度为1天的人,喜欢说:你到深圳了啊?怎么不顺便绕道来广州看一下我?
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喜欢说:你下午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聊聊天。
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人,喜欢说:在路上堵着呢,你等我一下啊!
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喜欢说:我的会议在2点半结束,你2点45分在办公室等我。
刘润说,时间颗粒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越是成功的人士,需要处理的事情越多,因此不得不将时间碾成沙子和粉末,一颗一颗数着过。
而我们追求自我成长的路上,也就是将时间一点一点磨细磨碎的过程,把自己的一天当成一个大容器,每一颗时间就是一颗石子,石子越细,在容器中放入的数量也就越多。
所以才会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并不是能力强的人,有更多的时间,而是能力强的人,越懂得如何处理时间和自己的能量。将时间的能量叠加,创造出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