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读书的时代,偏好历史和地理。记得在上初中时候的有一件趣事:在一次历史考试中,全班只有两个人及格,考场上抄袭了我试卷的邻桌全班第一,而我只得了第二名。
中师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二十多年来除了语文和美术,教过小学的其他所有学科,教得最多的是小学数学。做教师的都常说一句话:“如果只让教课、改作业、带孩子们搞活动,该是多幸福的事!”。可见事务性、教学以外的工作,占据和浪费了老师们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有一年,厌倦了管理事务的我,心血来潮和妻一起去考取了初中教师资格,希望安安静静的做一名单纯的初中历史老师。由此可见我对历史的喜爱。
近来在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希望读此书能给我一些精神浸润。“《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https://www.tianyabook.com/shu/10380.html)”
书中有些叙述和记载,和我们常识中的认知还是有些不同的。例如:第三篇“在保安”的“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和“红军剧社”这两章中:第80页“不幸孙逸仙博士在一九二五年革命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去世了。到一九二七年,国共两党的合作宣告结束。从共产党的观点看来,国民革命也可说是在那时候完结了。国民党的右翼,在新军阀的控制之下,在某些外国、通商口岸银行家和地主的支持之下,跟合法选出的汉口政府宣告决裂。他们在蒋介石领导下在南京另立政权,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这个政权是“反革命的”,也就是说,是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身的。”;第109页“危女士于一九〇七年生于河南,参加红军已有十年。她原来参加“基督将军”冯玉祥的国民军的宣传队,一九二七年冯玉祥与南京的政变妥协以后,她就同许多年轻学生一起离开那里,在汉口加入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共产党派她去欧洲,在法国学习了一个时期以后又到莫斯科去,一年后回国,闯过国民党对红色中国的封锁,开始在瑞金工作。”。当读到“跟合法选出的汉口政府宣告决裂。他们在蒋介石领导下在南京另立政权”和“一九二七年冯玉祥与南京的政变妥协”时,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似乎在脑海中没有南京政变的记忆(露怯了)。细思之下,思诺做为一名美国驻华战地记者,与南京和武汉应该均无利害关系,其立场和观点当属客观中立。据此推断孙中山去世后,按法定程序应该是武汉一方取得了领导地位,而南京一方利用政变夺取了政权。
果然开卷有益,弥补了一个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