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修中间
未修中间,指两次修习的间隔。虽说是“未修”,但在此期间并非不必修行,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修行。换言之,是座下的修行,生活中的修行。
在我们的观念中,修行通常是指禅修、念佛等特定形式。但座上时间毕竟有限,更多时间还是在座下。如果把座上和座下打成两截,真正可以修行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常听很多人说:虽然每天都在打坐、念佛,但上座后觉得很难静下来。之所以会这样,正是由于平时没有良好的用心习惯。因为思惟是相续的,有惯性的,平时特别在意的事,在座上构成的干扰也最大。当情绪被某些事调动起来,即使上座后,心也是难以收回的,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所以,生活中也要保有正知正念,这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座上的观修效果。戒律的作用,正是帮助我们建立如法的生活,这也是心能够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的前提。
礼拜、经行、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其主要者,若仅于正修时精进,未修间则于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诸散乱者,则生效甚微。
故虽未修之际,亦应读诵、观览关于此类之教法,并数数忆念之,广修助道顺缘,勤忏障道罪垢。且于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护持。
复应于止观易生之四因,善修习之。
首先,总的说明未修中间应当如何调心。很多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主要就是因为平日不能善用其心。心念像流水一般,不会上座后就立即切断,自动改道。这种“截断众流”的功夫,一般人并不具备,这就必须依靠平时的守护。在座上修什么,也要将这一用心带到座下。
“礼拜、经行、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其主要者,若仅于正修时精进,未修间则于其所修法不住念知,多诸散乱者,则生效甚微。”不住念知,即不住于正知正念。修行法门虽有很多,如礼拜、经行、念诵等,但如果只是在正式上座修行时精进用功,平时却不能安住在与所修法门相应的正知正念中,妄想纷飞,散漫放逸,那么修行必然收效甚微。
“故虽未修之际,亦应读诵、观览关于此类之教法。”因此,虽然不是正式修法的时间,也应念诵或阅读与此相关的经论。比如修依止法,应该反复念诵《事师法五十颂》等相关典籍,反复思惟其中深义,从而对依止功德和不依止过患获得定解,成为确定无疑的认识和想法,而不仅仅是停留于概念性的了解中。很多佛子都知道因果、无常等教法,但这些认知对我们的人生有多少影响?是这些教法没有力量吗?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因果和无常没有形成坚定不移的定解。似乎这些教理只是用来说的,只是一种抽象的、用来解释世间现象的理论,是现实生活之外的概念。
“并数数忆念之,广修助道顺缘,勤忏障道罪垢。且于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护持。”获得定解后,还应当时时忆念,使这些观念深深扎根于心田。同时,广泛修习并创造有利修行的顺缘,精勤忏悔障碍道业的罪业。对于一切修行的根本,也就是我们所受持的戒律,更须勤加守护。戒是无上菩提之本,也是正顺解脱之本,是修习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基础。否则,很容易偏离方向。
“复应于止观易生之四因,善修习之。”所以,应该对有助于止观生起的四种助缘善加修习,分别是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相关内容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介绍。
1.守护根门
谓依于根尘生六识已,再于识所了别之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贪嗔时,当好自防护,莫令生起。
第一,守护六根门头。六根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眼睛接受颜色的信息,耳朵接受声音的信息,鼻子接受气味的信息,舌头接受味道的信息,身体接受感觉的信息,意识接受诸法的信息。佛教认为,世间万相皆可统摄为法,包括我们看到、听到、可以言说和无法言说的一切。前五识所缘为现量,而意识所缘境界最为广泛,称为法尘,在认识作用上有现量、比量和非量三种。
“谓依于根尘生六识已。”当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时,会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说法。按唯识观点,每个识的生起,根和尘只是其中的重要条件,还须其他因素的共同成就。如眼识的生起要有光线、距离等九个条件,所谓“眼识九缘生”。
“再于识所了别之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贪嗔时,当好自防护,莫令生起。”在识所缘的境界中,既有我们喜欢的六种境界,也有我们不喜欢的六种境界。面对悦意和不悦意两类境界,内心会产生不同反应,对悦意之境起贪,对不悦意之境起嗔。守护根门所做的,是在这个关头保持正念,保持觉照,不使贪嗔之心生起。
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相应定力,还是应该以远离为上。出家众应选择清净丛林修行,在家众则应选择正命而如法的生活。否则,时常接触不良境界后,难免把持不住。当然远离并非究竟解决之道,具备定力后,还是应该以观照力来面对,这样才能真正不被境界所转。
2.正知而行
如《入行论》云:“身心于时时,应数数观察,专务于此者,即护正知相。”此谓身等于彼彼事转时,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
第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论》云:身心于时时,应数数观察,专务于此者,即护正知相。”正如《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对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应当时刻保持智慧的观照,能够专心于此的人,就是在护持正知正念。
“此谓身等于彼彼事转时,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这就是说,当身、口、意三业面对相应境界时,应当依正念明确了知,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每天,我们都要说很多话,做很多事,但往往是随着念头或所缘境跑来跑去。某个念头现起,立刻随之而去,并落入相关情绪,却很少反省这个念头如法与否,这个行为正当与否。
正知而行,就是提醒我们以智慧观察每个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时都能了了分明,而不是被念头驱赶着忙来忙去,却不知自己忙些什么。一旦正知正念力量生起,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
3.于食知量
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总以无碍修善为度。又修于食爱著之过患,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摄而化之。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其食。
《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
第三,是关于饮食的修行。饮食是滋养色身的重要手段,经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情生命需要食物来维系,包括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段食,即分段而食,是我们平常受用的饮食。触食,即身体对环境的感受,那些恶劣环境也是会影响身心健康的。思食,即意志,是我们生活在世间的动力。有些人临命终时,因为心愿未了,往往能支持很长时间。而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我想活着”这一念头则会牵引我们不断投生。识食,生命延续需要有识的执持,一旦识离开后,身体就成为没有知觉的尸体了。本论的“于食知量”主要是指断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吃饭成为修行呢?
“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总以无碍修善为度。”对于日常饮食,我们要改正吃得过多或过少的习惯。究竟应该吃多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总之,应该以不妨碍修行为标准。不少人遇到好吃的,就会暴饮暴食,结果不仅消化不良,还会引发昏沉,影响修行。当然吃得太少也不行,因为色身也是需要食物滋养的。
“又修于食爱著之过患。”此外,还应观修贪著食物的种种过患。一是金钱的过患,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大量消费,就必须为此辛苦工作。一是色身的过患,过量饮食会给消化系统造成极大负担,有损健康。其实,再精美的食物,只要嚼了吐出来,就成了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垃圾,实在没什么可贪著的。吃肉,更等于在分食动物尸体。丰子恺曾经有过一幅题为“开棺”的漫画,画中就是一把刀在打开肉罐头。我们觉得肉罐头是食物,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装尸体的棺材吗?
“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摄而化之。”我们应该以利益布施者的清净发心而受用食物,并想到那些生活在我们体内的寄生虫,观想自己正以食物摄受他们,由此结下善缘,未来能以佛法摄受并度化他们。经云:“色身为虫聚”,只有我们受用食物,它们才能因此受食并存活。
“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其食。”我们还应该观想,受食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借假修真,以这个色身完成修行大业,最终利益一切众生。这样吃饭,就是在修行了。
“《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亲友书》说:吃饭应该像吃药那样,按一定的量服用,远离贪嗔之心。因为吃饭并不是为了长养我执,而是为了使色身正常运转,担负修道使命。一般来说,我们对吃药是不会贪著的,但为了健康也是不会拒绝的。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吃饭,就能有效去除对食物的贪嗔之心。
可见,吃饭能否成为修行,关键就在于对待饮食的心态。丛林的斋堂又名“五观堂”,也是要求僧众在受供时“食存五观”。五观的内容是: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想着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饭,会有许多人付出辛勤劳动。我们不耕不织,却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同时还要想想自己有什么资格和德行接受他人供养?如果德行未具而受供,是有损福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惜福,更要培福。如果不慎将现有这点福报耗尽,修道障缘将会更多。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用餐时应该保持观照,不起贪嗔。这是饮食中常有的两种状态,合口味就拼命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烦恼,这就被舌根所转了。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不是为了长得好看,也不是为了贪著美味,而是为了治疗饥渴之病。戒律中,将饥渴等身体所需称为“故病”,即与生俱来的疾病,食物不过是疗病良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我们吃饭,是为了修行、为了成就佛道、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发心,无论吃什么都消受得起。否则,在寺院享受十方僧物时,自己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以上五种观想都是帮助我们在吃饭时提起正念。当然,其中有一些是特别针对出家人而说。但核心有两点,一是远离贪著,二是端正发心,为利他而吃,这也是每个在家众应有的认知。
4.悎寤瑜伽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时应如何者,《亲友书》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后夜分,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谓昼夜永日及夜之初后二分是正修时。若修习之余,在经行宴坐中(应以精勤)净除五盖,令其具义利也。睡眠者,系休息时。虽然,亦勿令其无义空过。
此中身之威仪者,于中夜时右胁而卧,左腿压右上,如狮眠伏。
云何正念?谓安住正念,于昼日中所修何种善法,随熏习力强者而系念之,乃至未睡之间,追随依止。如是,虽睡还同未睡,亦能修习定等善行。惑起觉知者,依忆念之力,任起何种烦恼,即须了知而不忍受,务令伏断。
思惟起想者,先可预想至彼许时当起。
第四,关于睡眠时的修行。在我们的一生,睡眠占用了相当惊人的时间。如果一天睡八小时,就会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利用睡眠修行,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从此夜不倒单,而是要把修行时的正知正念带入睡眠,使之不要中断。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做到,其实,心是具有这一作用的。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次日有要事必须早起,如果对此高度重视并反复提醒自己,到时间便会自动醒来。再如全身心忙于某事时,梦中也会出现相关内容,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能将白天培养的正念带入睡眠中,那么睡觉也是修行。
“勤行悎寤瑜伽,及睡眠时应如何者。”悎,同觉。寤,睡醒,又同悟。瑜伽,意为相应,最高的相应,是和空性的相应,和佛菩萨的相应。我们在睡眠中也应保持精进并与觉悟相应,那么,睡眠时又该如何修行呢?
“《亲友书》云:精勤度永日,及初后夜分,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亲友书》说:应在精进修行中度过白天的所有时间,以及初夜(十八至二十二点)和后夜(凌晨两点至六点)。在睡眠乃至梦中,依然要保有正念,这样才能不使生命虚度。正如佛陀在《遗教经》所说:“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谓昼夜永日及夜之初后二分是正修时。若修习之余,在经行宴坐中净除五盖,令其具义利也。”宴坐,静坐、安坐。五盖,指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这五种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的烦恼。整个白天和初夜、后夜两个阶段,都是用功办道的时候。而正式修行的间歇,在经行或安坐时,也应避免贪欲等五种烦恼的生起,为修行营造心灵环境,这样才能获得佛法利益。
“睡眠者,系休息时。虽然,亦勿令其无义空过。”睡眠,是缓解色身疲劳的方式,能够令身心得到休息。虽然这样,我们也不能令睡眠中的那些时间毫无意义地虚度。
“此中身之威仪者,于中夜时右胁而卧,左腿压右上,如狮眠伏。”身威仪,即如法的仪态。睡眠时,身体应有的如法仪态是什么呢?在中夜休息时,应向右侧卧,左腿安放在右腿上,像狮子睡觉那样。睡眠姿势有多种:仰卧是天人的睡相,俯卧是畜生的睡相,左卧是贪婪的睡相。而右卧则是吉祥卧,可防止妖魔侵扰,不起噩梦。
“云何正念?谓安住正念,于昼日中所修何种善法,随熏习力强者而系念之,乃至未睡之间,追随依止。”什么是正念呢?就是令心安住于正念。我们应当按照白天所修的法门,选择其中修习得较为纯熟者,以此作为睡眠时的系心之处。当我们准备睡觉而尚未入眠时,就应该忆念这一善法并安住其上。
“如是,虽睡还同未睡,亦能修习定等善行。”如果能够这样,虽然在睡眠中,心行仍在产生作用,仍能修习禅定等各种善行。之所以选择“熏习力强者”作为睡眠时的系念,关键在于睡眠时用功难度较大。平时有十分的功夫,睡眠时只能用上一分。如果没有平日的积累,睡眠时是不太可能继续用功的。
“惑起觉知者,依忆念之力,任起何种烦恼,即须了知而不忍受,务令伏断。”当烦恼现起时,应该依正知来保持觉察。无论现起什么烦恼,都要有清晰的觉知,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进而,还要以觉照力照破并断除烦恼。凡夫因为缺乏观照,烦恼现起时往往一头栽入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具有“惑起觉知”的能力,烦恼的影响就会随之减弱。
“思惟起想者,先可预想至彼许时当起。”睡下时,应当提醒自己明天几点起床,到时就自觉起身。如果没有这一提醒,很可能一觉睡去,就睡到日上三竿,浪费大好时光。
如果能将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四项行持运用到生活中,根境相对时看住六根,行住坐卧中保有正知,同时在饮食和睡眠时安住于法,那么,我们就无时不在修行了。用心纯熟之后,座上座下便能打成一片。座上修行无非是止和观,无非是培养正知正念。这样的训练,座下同样可以进行。两相呼应,修行才容易真正契入。否则,每天花一些时间禅修,其他时间却在贪嗔痴中,等于以一小时培养的正念来对抗十多小时培养的妄念,成功的希望自然渺茫。修行不是一项独立工作,而是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需要使生活成为修行,或是为座上的修行服务。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结及座隙等中当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观,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于一切处皆应加入焉。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以上所介绍的“略示修法”不仅是为依止法安立的,也可适用于其他一切法门的修行。事实上,世间任何事业的成就都离不开加行、正行、结行这些步骤。西园寺筹备三宝楼工程期间,为做好调研工作,前后花了数年时间考查相关建筑,又请了数批工程师进行设计,几易其稿,这些属于加行部分。正式动工又花了两年时间,这一过程就是正行。最后则要举行落成典礼,为结行。可见这一套路既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有广泛的适应面。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结及座隙等中当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观,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于一切处皆应加入焉。”座隙,未修中间。此段,这里指依止法。以上所介绍的一切修法,除正行部分略有不同外,其余部分,比如在加行、正行、结行及未修中间时应该如何修习,从此处所说的依止法开始,直到修习止观,不论修行所缘境是什么,都应该在修习过程中加入这一套路。也就是从加行进入正修和结行,同时保持如法的生活状态,为修行营造心灵环境。
“略示修法”的套路不仅适用于《道次第》,也适用于其他一切法门的修学。因为任何一种教理都要落实于止观,才能在我们的心行上产生作用。如果所学不能落实于止观,转化成为正念,就只是理论而已,面对烦恼时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不少学者把佛法当做学问研究,说起来虽也头头是道,做起来却往往一无是处。根本原因,正是所学未能成为心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