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揭开了我的魔盒——爱可以轻轻的,正面温柔的表达爱!
2016-11-09 二十一度母治療靈性舞蹈
为什么对关系越亲密的人越容易发脾气?生活中,我们和不同的人相处,我们会展现不同的态度:陌生人前是规矩礼貌,疏离中带着客气;同事之间可以开几句熟络玩笑但始终不失分寸;普通朋友嘘寒问暖亲近但不亲密;闺蜜死党百无禁忌;爱人和父母前完全本性暴露无遗。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不满、压力全部宣泄给自己的亲人,多少都会伤到自己亲人的心,之后后悔不已,但是在情绪之中又总是控制不住,给大家的情感上造成不少创伤。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关系越亲密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呢?
让我们和您一起探讨下这其中的原因,减少自己对自己亲人心理上的伤害。
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这个环境是安全的,即使自己发脾气,对方也不会离开你,甚至可以得到保护
很少有人能在陌生人面前放肆打闹,因为彼此之间不熟悉,缺乏安全感,换句话说就是陌生的人或环境产生不安。而为什么在亲人前我们则毫无遮掩地,把性格中恶劣的一面流露出来呢?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尽管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和行动诸多束缚让他们没有自由,但儿童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对安全感的最初感受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的。
成年后,成人需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社会,承担压力。再没有父母的保护,缺失的安全感需要从朋友身上获得。朋友之中那些性格极具包容性的往往会成为发展亲密关系的首选对象。一段关系之所以能变得亲密是因为双方以真面目示人,彼此能接纳对方的优缺点,并且这段关系能互相带来安稳舒适的感觉,能满足人归属与爱的需求。
对着亲密的朋友我们不害怕吵架不害怕被拒绝,不必小心翼翼地维持关系。所以我们会在亲密朋友面前放肆任性,恢复到在父母面前的状态。就正如有人说看一个人和另一个关系好不好要看他们敢不敢互相发脾气。人们大多数只对带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发脾气,因为潜意识里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
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对彼此要求过高
我们认为,亲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亲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生气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说:“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支持我呢?”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把亲人和“一般人”区分开来,要求也区分开来。其实大家的接受程度和包容程度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偏偏要求他们比一般人高呢?
同时,我们面对亲人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感到一样的压力过大。这是因为我们心里更在乎他们,我们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我们要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我们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更大。所以,当有一天我们达不到自己认为的标准时,压力就会爆发,针对对我们有期望的人爆发。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会对彼此期望过高,而大部分时候,这些“不平等”期望,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面对亲人,我们往往存在放肆性
有些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对家人或闺蜜、哥们发泄发泄。这时我们对待亲人就存在着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对母亲的感觉。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方式实现的。在压力或情绪控制下的我们,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往往忽略了一些话语伤害到了亲人。
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或者怎么缓解这种情况呢?
和亲人沟通过程中,注意避免省略式沟通,不要以为大家都会读心术,简单描述身边的人就可以完全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让“你应该理解我,了解我”的想法先入为主。如果遇到了郁闷的事情,把前因后果说出来,这样对方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事情,才能更好的帮助你。
不要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更高的要求。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更愿意给“别人”机会。所以,朝亲密的人发火,要求他们包容自己坏脾气,这种思维很可怕。
如果真的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当时思维有些混乱,先停下来。静心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又钻了牛角尖了呢?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主观了呢?自己有没有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和客观实际情况呢?
关系亲密并不意味着能无止境地无理取闹,毕竟没有人天生就该承担他人的情绪发泄。亲密关系能包容彼此间磕磕碰碰,也更需要爱和关怀的培养呵护。
某日Z先生来找M老师,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谈了8段感情总是以吵架告终。M老师看到到了Z先生童年的一个卡点,那个画面就是他的父母在吵架,吵完之后又打了起来,他从小在充满语言和行为暴力的环境下长大,他十分的苦恼,长大后,他发誓一定要和爱了避免吵架和打架。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家庭的潜移默化,他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他表达爱的方式是从原生态家庭中学来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打是疼,骂是爱”当第8段感情告终后他的心十分的疼,他无数次的问自己到底要把这幕悲剧上演多少次?可是一次次由于惯性,他却改不了,他甚至也十分痛恨自己。M老师看见后便说:“你的魔盒里面什么时候起装进了吵架和打架的?是你父母给你装的,而你自己却又默许了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你的信念系统就是你的程序,就如同一台电脑,他现在已经中毒了。Z先生其实也很想停,在前5段关系,他一直做被虐者的角色。后3段关系,他变成施虐者。最后这些关系都因为畸形而结束了。他也很想摆脱这个毒,可是这个毒却让他上瘾了。M老师答:“你的魔盒里面一直装有吵架和打架,你默认了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其实当你不在抗拒,全然的爱接纳和臣服后,一切就开始变化了。不放下控制,放下你的恐惧和担心,不要去过度担心别人会离开你,无论何时你都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因为你的宇宙即是你的真我与你同在,那些令你恐惧不安的因素是假我玩的游戏。其实爱可以轻轻的正面的表达。现在不要太过于紧张,我们一起来清理这些负面的信念系统,让亲亲的,正面的表达爱,变成一种习惯,这样你就可以和自己的内心在一起,你并不需要因为害怕而把自己包裹起来,请记住你是安全的,没有人可以伤害你,你也已经从过去的伤害中长大,并抽离出来。请记住这种轻轻的正面的表达爱的方式,记住那种舒服的感觉,和你自己的好感觉合一,那样你在爱情的路上就会发生转变,一开始不习惯没有关系,慢慢来,M老师会一直带领你用爱穿越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