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励志印度电影《嗝嗝老师》,强烈推荐大家观看。
整片剧情十分简单,女主奈娜因患有妥特综合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影响不断发出像狗叫一样的声音,她无法控制自己,从小就被同学嘲笑,被老师罚站,甚至被父亲放弃。一位校长的一句“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让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同时也在心中种下当一名好教师的梦想。长大后的她终于成为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却被指派教授全校最顽皮的班级。对于被这个世界冷眼嘲笑的学生而言,奈娜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每个孩子的人生。
电影中校长对奈娜的理解,奈娜对那一个班的学生的理解,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共情。
共情,又称为同理心、换位思考。指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冲突时能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应对。
共情不仅仅是心理活动,它更是一个生理的过程。
去年春天应李莹老师邀请,去听了她讲的一节教育课程。她说:“很多时候我们说别人无法感受我们的行为,其实不是的,当你打哈欠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可能会被感染也会打哈欠,当我们看见笑脸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展现笑脸,当你哼唱一首曲子,旁边的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哼唱。人体神经系统中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元细胞,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情感,从心理上与别人感同身受”。
记得小学时候的一个傍晚,我在我家屋后偶遇俩担货郎,每人肩挑一根扁担,手摇一把拨浪鼓,扁担两头挂着装满小商品的货架,罩有玻璃的小货柜里摆满了头饰、头梳、扣子、针线、蚌壳油、儿童玩具,一边步履蹒跚地前行,一边用脖子上湿漉漉的毛巾擦汗,顺带用方言吆喝着叫卖。伴着夕阳渐渐西沉,橘红色的光映红了一切,小小的我竟然突然模糊了双眼,一种强烈的伤感涌上来,他们太可怜了,肯定是为了卖点钱给家里的孩子上学花,要是我爸爸也这么辛苦……后来的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我拉着爷爷奶奶出去收留了他们住下,第二日早晨吃了饭才离开。临走时,两位伯伯分别送了我一根红头绳,还有一把口琴,给奶奶留了一把彩色丝线,说了很多好人有好报的话。现在想来,共情能力绝非只是成年人的能力独属,少年亦然。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大家想必听说过。
天下兵荒马乱,百姓因为没有饭吃而被饿死,晋惠帝问群臣:“何不食肉糜?”(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在惠帝眼里,无法理解百姓竟会饿死,反而会疑惑:为什么饿了不吃肉粥?
他眼中的世界仅局限在繁华的宫殿,便认为世间大多如此,百姓的苦,他不曾了解过;饿肚子的滋味,更是难以想象,这才有了这样不知百姓疾苦的笑话。
就像作家廖一梅曾说的:“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理解。”
没有共情,我们无法建立任何有意义的连接,也不会有彼此关心的渴望和意愿。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提高共情能力,渡人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