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先信后学呢还是先学后信?

前日下班,遇到一位朋友去接她上国学班的儿子,我们边走边聊。

她对我说,我送孩子去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想让他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性,听话,稳重,孝顺,有教养。这样便于我管束,你知道的,现在的孩子可自我可叛逆了!……至于传统文化,说真的,里面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在扯蛋。

我问:扯什么蛋?

她说,像什么《太上感应篇》人天感应啊,《了凡四训》因果报应啊,这些,我都不信。

我说:你不信还送孩子去学?

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傻,人家已经答过了。

刚讲的,她笑了一下,再说现在国学多热呀,学这个时髦人都是一阵风,看别人穿汉服学鞠躬觉得好玩,有的孩子自己吵着都要去!


学习传统文化,如今的确是一股潮流。

来的人心态各异,学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学其皮毛,有的得其精髓,有的学偏,学变型,学走了样……

对于传统文化儒释道,不论是尚儒、修道、学佛,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到底先信后学呢还是先学后信?

信而不学,是迷信;学而不信,是盲学。

学和信,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不可不辨析明了。


常言道,“信耶稣,得永生”,足见基督教特别重视“信”。

佛教也一样,常规的修行次第分为四个:信、解、行、证。

首先是信,其次是解。信是相信,解是理解,行是实行,证是体证。

这是一般顺序。实际上由于个人因缘不同,很多人都难以做到一开始便“真信”、“大信”、“深信无疑”。

然而,佛的经教告诉我们,“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为无上功德母”,“信根成就,即为慧根”。信的功德太大了,能量太大了,你只要真正相信,就能契入那个境界。

我认识一位师兄便是如此。

他初识佛法半信半疑,总觉得——这是真的假的?修了几年,没有一点契入。后来某一天,他暗暗告诫自己:我一定要把所有疑虑放下,先相信这件事,从心底坦然容纳全然接受。后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诵经时马上有了感应。

这叫“信了才能入”,真正的诚信,可以感通佛力、感应道交。不过更多的时候,大家都是“入了才能信”,怎么说呢?譬如打坐,当你有了一定功力有了相当定力之后,便会看见不同维次空间的景象,这时候,自然相信了佛经所讲。只是要到这一步,一般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除非少数天分卓绝大根器者。然而,如果你善根深厚,能一开始就深信它,即便尚无实修的功夫,亦能快速契入。

同样的道理,禅宗究竟看破、放下,玄妙也在这里。通常道理是人“看破了才能放下”,不过有时候,如果你一下实在看不破,不妨尝试让自己先放下一些东西,如此一来,你忽然发现反而能看破了。

学习儒家的典籍文化亦不例外。“诚则明矣,明则诚亦”,“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通神”,这里面的“诚”是“信”。一旦真信了,就能快速融入,各种境界现前,并通达无碍。

所以先信后学,就学的快。

这也是儒释道,包括世上所有的宗教,叫你无理由先相信它的原因。


那么先学后信又如何?

今日时代,知识爆炸,大家都被各种信息充斥了头脑,理性强大,逻辑思维高度发达,不会糊里糊涂就去信一件事,轻信是弱智的表现,何况,骗子又越来越多。

于是多数人都是先了解再去相信,觉得“有道理”、“诚然如此”,才会进一步学习。

学习儒家文化,包括阳明心学,大抵如此。

当你全面理解了什么是“良知”,通过某些事例和生活感悟确信人人具足良知,方能进一步学习“致良知”的所有理论,在生活中努力践行,真信不疑。

所以,先学后信,信的扎实。


除了“先信后学”、“先学后信”,还有第三种情况,边信边学,或称边学边信。

什么是“边信边学”?——即半信半疑,在半信半疑中去学习,去探索,去深入。一开始就全信者凤毛菱角,一开始就排斥者,也不在少数。但是一个智者,会在观望中选择,在徘徊中试探,他没有深入,所以不便人云亦云,也不会断然否定,其实他走的是儒家中庸的路子,就是孔子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用这种态度处世应物,因为他采取了相对正确的方法论,因而最终能深入事物内部。

这种人在学习中,开始信和疑反复交替裹挟前进的,二者此起彼伏此消彼长,随着他学习的不断深入,“信”开始显山露水,如跷跷板逐渐走高,最后独占鳌头。此时只剩下完全的信,无丝毫疑虑了。

其实这种态度或方法也无尚不可,古人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哲学家尼采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看书如果全盘接受,就好比让别人的思想在你脑子里跑马。他们的意思都是要求读者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只要有这种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我们最终就会拨开重重迷雾,获得真知。包括许多科学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这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他推翻牛顿的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获得成功的,阳明心学,也是王阳明在质疑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上,提出了迥然有别的“心即理也”哲学体系,他们的这些真知灼见无不是自己学习、探索、实践的结果,倘若一开始就接受或排斥,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了。

所以边信边学边学边信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最末一种是:不信不学。

对于这种人,我实在无话可说。既不相信,也不去学,看起来似乎很自然,顺理成章,可是致命的死穴也在这里,他从此远离了所有的羁绊和可能——真正了知、洞悉宇宙人生终极谜底的可能。

因为倘若信了,就会去学;而尝试去学,便可能信。只要是真学,就会真信。从这个意义讲,信就是学,学就是信。如同知和行一样,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信是学的结果,学也是信的结果;学是信的前提,信也是学的前提。

只有不学不信的人,油盐不进无可奈何,你再着急也没办法改变他。他始终保持本来一贯的生命状态,如在无灯冒然瞎撞,在迷航大海徒然飘泊,尚不自知。


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儒释道,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证明它们是圣人的教化,为千古不变永不磨灭的真理。对于圣言量,聪明做法就是真信不疑,无条件接受和臣服,沐浴在圣人圆融无碍的大智慧里,籍此改变生命的体量,提升生命的能量。

说到阳明先生,他的“心即理”、“人人具有良知”、“知行合一”等等都是圣言量,我们要先相信它,在信中去学,在学中增信,便能迅速进入良性循环,日臻无上妙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版权归『良知行书院』所有

转载请在相应文章下留言,不得擅自二次修改

侵权必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题目是互文,意思是为“诗”和“文”正“名”和“义”。 为什么起这么个题目?因为很多年以来,“诗”和“文”的概念...
    悦读生活阅读 2,546评论 0 8
  • 翻《石头记》有感 愿永徘徊于 眉山目水未曾遇 初见却如再见 只淡淡点头 默默走 仿佛一念一生花 不忍想及最后 白茫...
    一位手艺人阅读 294评论 2 5
  • 现在窗外正是狂风暴雨(天气预报越来越可信了,现在几乎可以准确预报变天的具体时间了),我坐在飘窗上敲着一些文字,享受...
    树静666阅读 205评论 0 0
  • 从2015年3月9日开始工作以来,到今天刚好满一年了,趁着这个时间就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下回顾与总结。 这一年间也...
    拼pin阅读 4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