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小时候语文课把他的生平背得滚瓜烂熟,到现在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那篇《济南的冬天》,描写得细腻温暖,清新脱俗。读了《我这一辈子》老舍自传后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不愧是“人民艺术家”,文坛长青树。
01 作家简要介绍
老舍出生于1899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满族,北京人,自幼家贫,小时候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三岁丧父,缘于父母亲朋友刘大叔接济,10多岁才得以顺利入学读书,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和大学教师,写作作为他一生的事业从未间断,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话剧《茶馆》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语言大师,是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1966年8月去世,因为去世遗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02 作家成长酸辛路
老舍27岁奔赴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员时,业余时间开始动笔写作,他的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里的原型多半是发生在他去英国前身边的真事,用他那诙谐幽默的笔触,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喜欢,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正式开启了他的写作之路。
后辗转新加坡担任国文教员、回国后在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任教,期间一直没间断写作,想当职业作家,迫于生计不得不以教书为正职,写作为副业,写成《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长篇小说和《月牙儿》、《微神》、《新时代的旧悲剧》等短篇小说。
1936年他37岁时开始决定专职写作,《骆驼祥子》是他从事专职写作后所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37年抗战后他辗转流亡于青岛、济南、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一边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总负责人一边从事写作。
虽然连版税带稿费不及教书的一半,导致生活困苦,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写作这个职业,贫血、头昏、疟疾等疾病经常发作,也未能阻止他写作,只要能挣扎起床便奋笔疾书。
在遭受日军空袭、居无定所、物价上涨勉强糊口等极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写作,写成鼓词三篇、戏剧四五出、话剧八本、短篇小说六七篇、长篇小说三部、长诗一部还有许多篇杂文。
03 大师写作启示谈
老舍是一个语言大师,他的自传里给我们很多写作方面的启示,我读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
对于成为作家的前提,他认为需先练习文字,把中文写通顺,做到字字妥当、句句清楚,还要学会一门外语,给自己添一双眼睛,同时要学会维持生计,30岁左右再写不晚。
对于写作素材的收集,他说读一本书、听一套议论、看一回电影,脑子转一下,每转一回,思想不仅变动,而且多少有点进步,可见读书、与人交谈及看电影等日常所见所闻都成了他的写作素材。
对于写作方式,他一天固定写3小时,平均每天写2000字左右,几乎雷打不动,想好就写,写完一大段看看,如果觉得不好,就扯了另写;如果觉得可留,就略修改几个字,不作更大的更动,他写文基本上都是一气呵成,不留副稿。
对于作家人格养成,他是一个谦虚、正直、有气节的文人,面对敌人空袭他不惧怕,面对穷苦人他悲悯并给予援助,为了写成《龙须沟》和《茶馆》等以普通民众为出发点的话剧作品,他深入群众,自己腿脚不方便就让朋友帮他打问与写作相关的素材和材料,写好后还朗读给别人听,边朗读边修正,是一位严肃又可爱的人民艺术家。
对于作家精神,他总结,一位作家既已成为作家,就该不管怎么苦,工作怎样繁重,还要继续努力,以期成为好的作家,更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家。如果写不好,就是在糟蹋纸笔,浪费自己、印刷人和读者的时间。正是他对文字的精益求精,才铸就他成为文坛大师。
笔是我的武器,我的资本,也是我的命。
老舍视文字如生命,如今,他虽已去世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的文学财富,值得我们细细研读。称他为文坛的长青树再合适不过,他的文字将成为后人瞻仰和学习的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