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发现,不论是在现实或者网络,人们无论讨论什么话题,都不能完完全全的取得一致。通俗的说,就是无论说什么,都会有“杠精”(意为抬杠成精的人)跟你抬杠。而且最终的结果,无一不是即使争到脸红脖子粗,也仍然谁也无法说服谁,只能不欢而散。
从这些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的争辩可以看出,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争辩行为,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为什么说争辩毫无意义?
一、 不可能有真正的“对错”。
试想一下,一个竖着的圆柱体的上中下各有一个人,他们会如何看待这个圆柱体呢?
很显然,正上下的人看到的是一个圆,而且他们毫无疑问是对的。
但是,正中的人看到的却是一个长方形,很显然,他也是对的。
如果让他们讨论这个这个圆柱体会如何呢?毫不怀疑,上下的人和正中的人会产生严重分歧,而且他们都可以对天发誓自己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坚信自己是对的,所以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最终的结果,要么是不欢而散,要么是上下的人联合起来组成了大多数,逼迫正中的人承认自己的正确性,从而取得“表面的一致”。
这就是典型的参照系差异所带来的结果差异。
你也许会说,让大家都移动一下,纵览一下圆柱体不就解决了?
这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了。看一个圆柱体固然是简单,但是现实生活的复杂程度,相比一个圆柱体,往往是数以千万倍计的。而且由于阶层的固化,一个人往往会被永久性的固定在他的位置上直至死亡。
在眼界被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人的看法和立场,往往在出生时就大致确定了,而且将大概率伴随人的一生,最终产生人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差异”。
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种关于“是圆还是长方形”的争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们都只不过看到了自己能目力所及的极限罢了。
二、 绝大多数人都是情绪化的,而不是理智化的。
古斯塔夫·勒庞早在1895年,就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出,当人处在群体中时,往往会失去自我,成为一种情绪驱动,毫无理智可言的“乌合之众”。
近年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也逐渐表明,这可能与一种称为社会性懈怠的心理现象有关。
所谓的社会性懈怠,就是当人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十分努力和负责。而当许多人一起时,个人的责任感便会下降,从而做出偷懒、不负责任的行为。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和尚没水喝”,便十分形象的描述了这种现象。
在社会性懈怠发生时,人们也往往会懒于思考,这时,心理学中的“可得性偏差”便会占据绝对上风,人们会懒惰且迅速的找到一个符合当前心境的、“看似有理”的论据,“借来”作为自己的“思想”。
所以,一群人在讨论某件事时,往往其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用脑子,而只不过在发泄事件所带来的情绪!
很显然,指望跟情绪化的人谈论理智,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指出一个愤怒者的逻辑错误,由于人都有心理防卫机制,所以他只会变得更加愤怒。
总而言之,人与人之间因这些原因,会产生巨大的“价值观差异”,这种价值观差异,会让不同的群体之间产生无法弥合的鸿沟。
正因这种鸿沟无法弥合,所以在分歧不得不解决时,人们最终只能选择唯一一种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暴力。
那么,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争论行为呢?
首先,识别讨论者是否有理智,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对方是否对你的看法有疑议,一般来说,诚心的讨论都是问题居多的。所以,一个简单的建议是,我们可以仅回答问题,而不讨论陈述。这种准确的理智辨别能力实际上是十分难以锻炼的,因为人往往也是有情绪的,要压制自己的情绪在针锋相对中保持理智是非常困难的(坦率的说,我也尚未完全做到),但是这种辨别,对于节约自己的时间,大幅提高自身效率,是具有极高价值的,这确实十分值得为之努力。
其次,尝试避开不理智人群,直接寻找真正理智化的群体。这一条比上一条更加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要知道,知道一个人是否理智的前提,是自己也要具有相等甚至更高的理智,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知识,恐怕真正理智的人也并不会浪费时间在你身上。
这就正如那个著名的求职悖论:“需要毕业生生有三年工作经验”。
无论如何,理智讨论是得出真相的唯一前提,正如科学是由无数科学家各自写作论文并开放交流逐渐累积而成的一样,只有每个人理智的描绘出自己所见的“圆”或者“长方形”,我们才能真正有可能描绘出完整的“圆柱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