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两天前的那本书,继续谈谈我的感受。
今天阅读的这一章主题是:现代人比古代人更焦虑吗?
我认为和平年代下,古代的普通或说是底层人民的焦虑程度相对现代大众会低一些。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令人折磨和痛苦的事实就是:不是你没有机会,而是你不如别人。
作者说,物质进步带来了观念的改变,当温饱不再是主要问题,人类开始追求更高级别的物质享受时,必然会被不满足感支配,这是焦虑的来源之一。
另外,当今社会“人人生而平等”成为了公认事实,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也是焦虑的来源之一。
在平等意识还没有崛起的年代,人类不会思考受到的对待是否公平,付出和收获是否对等。不平等现象是合理化的,自然不会焦虑。
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的是,现代社会不停宣扬人有无限的可能,可实际上囿于环境、体制等因素,真能改变的只有极少数,可是媒体的放大镜将之放大后却令我们以为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这反而和古代社会的农民形成一个绝妙的对照——既然天注定我当农民,那我就接受,不产生想与之平起平坐的想法,也不去怀疑自己的境遇公正与否。正是因为人人平等的观念兴起,所以带来了势利倾向,令人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我要为我个人负责,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追求并实现,但是目前的处境和理想境遇的落差让人产生了认知失调。
所以,我们口中的焦虑就是因为期望太高而达不到。那我们还应该有期望吗?
当然。有研究显示,比起完全不焦虑的人,有一定水平焦虑感受的人,工作效率更高,质量也更好。适当的焦虑调动了我们的行动力,让我们保持一种警觉状态,也促使了我们的进步。我们应该与焦虑和解。
我们口中的焦虑,不是致病的原因,往往是为了摆脱焦虑感时所做的挣扎,导致了疾病的产生。焦虑本身帮助我们认识到了客观现实,能看到好的一面,也能意识到不好的一面。
总不能一直焦虑下去吧,如何缓解呢?
有且只有一个解:看重过程,看淡结果。万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
佳对我说过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太过注重结果,那会显得畏手畏脚,不够舒展。一件事情,放手去做就是了。问心无愧,全力以赴,不抱期待。
确实,焦虑不就是因为害怕失败吗?
然而,每一段经历不过是人生的一程,并不是结果和终点。坦然面对失败,它也是人生路上的风景。
注定不能一帆风顺的人生,那就乘风破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