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企业家周星驰先生曾经对知名互联网领袖、企业家、战略家、湖畔大学创始人马云先生的好友赵薇女士说:地球是很危险的,你还是回火星吧。
婴儿从恒温、安全的母体中出来的一刹那,他一定是在哭泣的,至于外面有没有风云变幻天生异象这就要看小娃娃以后的成就了,以我博览群史的广博见识来看,大凡帝王将相出生都是一个模式: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例如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同志出世时「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
——《明史本纪》
小孩子呱呱坠地来到世界后为什么要哭呢?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是全然陌生的,试想你一个人深夜12点在荒郊野岭怕不怕,你也怕不是,胆小的哭得稀里哗啦。这个世界是混乱的,要在混乱的世界里获得稳定,免于恐惧,这就是「安全感」的定义。
影响一个人安全感的社会因素有庭关怀、学校氛围、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等,3岁前的生活场景是家庭,因此家庭关怀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特别是父母的爱。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留守儿童的困境,自打邓公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青年农民们洗干净脚上的泥土背井离乡奔向珠三角的工厂流水线,产生了第一代留守儿童,30年后的今天,第一代留守儿童业已结婚生子。
只是,故乡没有人愿意再回去。故乡还回得去吗?
有的人不信命,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naive,在家族中看看,有几个通过自身打拼改变了命运?阶层上升渠道越来越窄。还有无知小儿宣扬读书无用论,举的例子无非是村里谁谁谁初中没读完现在开工厂了,too young,井底之蛙焉能知九天之高远。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高度不同风景大不同。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安全感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和亲子关系等密切相关,儿童在最初发展对世界的信任感的过程中,建立起安全感。个体早期与照顾者的关系模式将会影响其后续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关系模式,如恋人关系、同伴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儿童的依恋安全性来自于与父母的互动,亲情和亲子关系的稳定性有助于依恋安全性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不安全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感觉世界是一个充满威胁的丛林,大多数人是危险且自私的;感觉到被拒绝和被孤立,充满焦虑和敌意;常常感到悲观和不开心,有紧张和冲突的迹象;行为多为内在倾向,因为罪恶感感到烦恼;自尊上受到干扰,往往是神经质的;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持续不断地充满着对安全的渴望。
马斯洛将安全需要视为人类最重要的基本需求,表现为对身体或情感不受伤害或威胁的需求,希望生存有保障,在混乱的世界里获得稳定,免于恐惧。
在生命早期的三年孩子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将耗费这一生去寻找,荆棘残余血肉横飞伤痕累累,永不停歇犹如那飞蛾扑向火寒冰仰望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