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克利尔
最初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从樊登读书里听到的,但是樊登读书只是对一本书作一个大致的介绍,把书的框架介绍给听众,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人的话,樊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个人的骨骼和几块重要肌肉给展现出来了,但是更多的细节不可能面面俱到。其实根据樊登自己的说法,他做读书会的目的也是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听众听了他的音频以后,可能就会对这本书产生兴趣,进而买来读书。很显然我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当我们谈到习惯这两个字的时候,确实没有太在意每个习惯带来的改变。每次我在没事可干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有时候是看关注的公众号推文,但是更多的时候都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刷朋友圈上。我们越来越沉迷于随时随地可以获得的小小的满足感,却看不到每天在微信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某天我偶然间看到手机应用使用时间统计,原来我在无意识中竟然把好几个小时都花费在了微信上,这还没有算如果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打开的微信所导致的工作学习效率的下降,因为就算关闭了微信,我还需要花几分钟才能回到刚才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同样的习惯每天都在重复,如果我能把这些零散的时间节省并集中起来的话,足够我每个月读完一本新书了——这些年我一直在抱怨没时间读书。
一个习惯的背后,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其背后都蕴涵了大量的心理学原理。作者在书中讲到,习惯的形成都经历相同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然后把每个阶段作为单独的章节,仔细分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思维逻辑:提示是大脑寻找到的有可能得到奖励的线索,渴求是习惯背后的欲望或动力,回应是大脑判断产生行动的难易程度、决定人们是否产生该行动,奖励是最终目标。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作者分别给出了养成好习惯和戒除坏习惯的方法论和一些具体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并把方法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就加强上述的四个阶段,让习惯显而易见、更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和令人愉悦;相反,如果你想戒除一个坏习惯,就反其道而行之,弱化习惯的提示和渴求,增加完成习惯的难度,并且把奖励变成即时的处罚,如果一个人厌恶习惯带来的后果,人们就不会去做,但代价必须是马上发生的,而非发生在遥远的将来。
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做笔记最多的地方是第11章:慢步前行,但决不后退。首先作者定义了“酝酿”和“行动”的区别,酝酿指进行的与目标相关的计划、策划和学习,但它们不会产生结果。就像我为了改变自己以前读书,读完一本忘记一本,却不见提高的状态,最近决定每次读书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完后写读后感一样,我把“周末写一篇读后感”加入我的任务清单,而且花了一些时间阅读简书上别人有关如何写读后感的经验和一些读后感的文章,但是这些都是“酝酿”,只有我今天下午真正坐下来开始打字的时候,才算一次“行动”。“采取行动是会产生结果的行为类型。”并且作者紧接着指出,我们通常沉迷于“酝酿”(比如买书如山倒),这样做的理由是它“可以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取得进展,同时又不必承担失败的风险”。而且我不得不承认,当我收到一本书,并且小心拆开书外面包装的时候,我的大脑已经获得了即时的满足:你看,我又买了一本书,我已经证明了我是个喜欢读书学习的人,所以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开始读书吧~看来只有上帝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开始了。
在这个章节的后半部分,作者向我们解释了“形成新习惯需要多久”这个问题。最后他说:“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多久才能实现习惯成自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采取你需要采取的行动以取得进步。”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联想到作者在第2章中说的,一个人的习惯会塑造并且不断加强这个人的身份,每当某个习惯重复一次,大脑对于该身份的认同便会强化一次。同时这也是习惯的复利之一。有时候我们也许过于关注目标,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不知道这个观点能否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原本很优秀的学生能把大学生活过得一团糟。因为他们关注的结果是考个好大学,所以一旦结果达成,他们便会停止前进。而对于任何一个追求上进的人来说,坚持持续不断、日积月累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好的过程会自然而然带领你达到你想要实现的目标。
其实读完整本书以后,我依然认为动机和自制力才是改变的根本。虽然有一点儿“一刀切”的意味,但是似乎确实当自己犯懒不想去做一件明明知道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的时候,都可以怪罪于“自制力不足”,而造成自制力不足的更深层次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强迫”你去做这件事情——再拖延症晚期的人在deadline来临之前也会拼命赶工。相反的,我也见过退伍后的女兵立即抛弃了多年来早起的习惯。最后,光知道方法也对提升自我无济于事,读完这本书本身只是“酝酿”,关键还是要亲自去做,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与之相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