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同一个问题,一百人里有九十人能想到的办法,一定是平淡无奇的解决方案。有九个人冥思苦想后的结果,属于略有智谋的策略。剩下最后一人,不解释。
从髧发幼童到耄耋老朽,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被一句话误导,爱迪生说: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而这句话的后半句无疑被别有用心的教育者掐掉了。它是这样的,请记住:但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爱迪生的资质与成就,世人共知。但与爱因斯坦相比,他的光芒却暗淡失色。两者的区别是,爱迪生是实验科学家,通过动手发现规律。而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繁复逻辑全部在他的大脑中完成,又通过天文学证实完全正确。
很多企业掌舵者有开会讨论的习惯,规模或大或小,在决策前通过举手表决。他们一定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举手通过的人数越多,证明该决策越失败。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庸人才是大多数。如果你有信心自己是那9%或1%,那么,不用与众人商讨你的决定,安排好执行细节即可。
由此延展开来,你应该接着想明白另一件事情。其它企业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我不汲取,必然重蹈覆辙,而其它企业成功的经验,如果我们效仿,未必成功。所以说,没有什么经验对我们是有价值的,所有被总结为经验的东西,无论是记载在纸上,还是互联网上,自它被你我看见的那一刻起,即已失效,就像见光的胶卷。唯有宝贵的教训是价值连城的财富。
唯一对我们有价值的,是别人的教训。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不踩地雷,就能暂时活下去,走别人发现的捷径,会被拥堵而死。唯一的捷径就是独辟蹊径。而发现蹊径的方法在于思维的转变。蚂蚁只能看到二维世界里的物体,如果把它面前的一粒米拿起到它上方一厘米,它就会认为这粒米进入了时空隧道,凭空消失了。而始终依靠经验、惯性思维工作的人,无疑类似这只可怜的蚂蚁。
我有位大师级的朋友说过:存在即不合理。如果你能充分赞同并理解了这句话,那么恭喜你已经具备思维转变的前提。多数人的思维是顺序思维,像指南针一样始终朝着一个方向。现在,你试着逆向思维,为了体验这种逆向思维,我们引入品牌的模型。
正常的广告是什么样子的?有这么几点:一、品牌名称,不然谁知道你是谁。二、卖点,也即产品提供给了购买者什么好处或感受。三、品牌的唯一性,没有人花钱为别人做广告。如果反过来会怎样?没有明确的品牌名称,提及产品给购买者带来了什么麻烦,广告内容里品牌杂陈。一定会很烂吗?我可以明确的说未必,在你不是浮于表层而是深入思考后,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现在,再把你的思维方向拧到垂直,换一个角度去审视世界。
还记得几年前风靡一时又快速消亡的土掉渣烧饼吗?如果你把它当失败案例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个成功的商业案例,在这场闹剧中,烤烧饼的设备商赚得喜笑颜开,至于加盟者,只是炮灰罢了。
还记得沸沸扬扬的假鸡蛋事件吗?栩栩如生的假鸡蛋,一蛋激起千层浪。激起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愤慨,愤慨之余,看见成本仅需两分钱,忍不住向培训机构购买教材自己做做试试。教材买回来了,鸡蛋却做不出来。又有人赚了不道德的钱了。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无论是奥格威,还是特劳特以及一堆牛逼透顶的大师任务,他们的闪光的思想在某一阶段一定是正确的,但大规模的应用只是加速了它们的消亡,因为,那还是经验,经验被应用的越广泛,消亡速度越快。有生必有死,有开始就有结束,唯有不生,才可不灭。
读懂一本书,你可以视所有讲品牌理论的着作如粪土。因为品牌归根结底的载体是人,与你的消费者、你的竞争对手进行智慧的较量,胜者为王。然从古到今,多数人都囿于眼前所见,耳畔所听,以致各种感受,受制于七情六欲,当你对这些洞若观火,运用360度的思维去面对别人指南针式的直线思维时,犹如易如反掌,你的品牌构建手段就具备了如恒河沙般诸多变化。少有人看穿你的真实目的,也少有人的思维不被牵制。
这本书叫做《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里面记载了不生不灭的释迦牟尼说过的一些话,很有道理,床头案几,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