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心境问题,还是读这本书有几天了,推荐序六读来有蛮多触动的文字,我现在还理不清这触动感觉。
序六第二段写到: 按精神分析,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他早年所处的心灵成长的环境决定的,在他成年以后,他的一切的一切,包括外表和内心、言语和行为、成功和失败、幸福和悲伤等等,都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显或隐晦地与他的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的经历,就像一个刻满了各种符号的火红的烙铁,印盖在一个人的心灵之上。——看着这些文字,我不由对号想到自己,六岁前的幼时记忆,只有零星的片段,隔着时间的距离,似乎影影绰绰,不太清晰。是自我阻隔了记忆?还是年幼不记事?这些或记得或不记得的童年经历,与我现在的所有,有些怎样的联系和影响?
在我还是婴儿时,是否也有与母亲的亲密纠缠?也有与母亲的依赖缠绵?
24页的最后一段说: 高品质的亲密关系,能够使孩子有能力分离,抚养者做得越好,就越会被孩子“抛弃”,越会变得不再被孩子需要,导致抚养者严重焦虑,从而抚养者经常会用各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来改变自己被抛弃的宿命。——我在想,我的那些焦虑,尤其是那些濒临崩溃的焦虑,有多少是来自我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有多少是来自我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写到这,脑海中突然冒出不相关的: 言语、文字、行为,有时也许和内在就是两回事。)
人格是什么?我的人格怎样能达到完善?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我将会在雨夜的山路上跌倒多少次?面对艰难我可以忍耐多少?
我相信,处理好了与自我的关系,其它的关系都能顺畅。所以,我将无惧即将到来的关系纠缠,去看看我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从心灵上真正地与母亲离别,开启我与我孩子的健康亲密关系,与老公的,与亲戚朋友的……
纠缠——分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