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对他们没有耐心,那么当他到青春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对我们同样也没有耐心,青春期后的儿子跟我们说话的语气常常是不耐烦的,一件事你跟他说第一次他嗯了一声,说第二次他会皱起眉头,说第三次时就有可能点燃了炸药包。假如我们的耐心还是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水平,接下来可能就是争执、愤怒、争吵了。可是一件事我们为什么要跟孩子说三次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执行我们的指令,或者只是敷衍了事,我们怕他做不好该做的事,这背后其实还是我们的控制欲在作怪。让我们放手?我们能放得了心吗?他吃不饱影响身体健康怎么办?他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影响安全怎么办?他跟坏孩子学坏怎么办?他早恋影响学习怎么办?他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好的前途怎么办?.......太多的担心绑架了我们的手脚。我们恨不得天天跟在孩子身边,随时监控他的健康、安全、学业......
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他急着脱离我们的控制,他们需要“不再需要父母”,而我们需要“孩子需要我们”。当孩子的心智越来越成熟的时候,我们却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种冲突会贯穿孩子的整个青春期。 孩子需要我们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尊重,而我们却还在把孩子对我们的顺从和服从当作家庭教育的成效。孩子现在的"果"都是我们从前行为的"因",当我们发现越来越搞不定这半大不小的孩子时,我们气愤、羞愧、无奈、退让、暴力,这会让我们在挫败感中觉得自已越来越无能,在这场权力之争中,我们可能会失望地发现自已对孩子越来越失控,而孩子越来越能控制我们。最终我们要么是彻底认输,用一句随他去吧来告终,对孩子只能放任了,而放任的孩子极有可能会养成突破规则的习惯,最终能成人的可能性也不大。要么我们会采用惩罚来维护最后的尊严,而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是愤恨、报复、反叛、退缩。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给孩子将来的人生涂上灰色的阴影。很多时候真的是让人无所适从。
从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它的管用是通常立即有效,但是,其长期效果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以后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儿子小时候有爷爷奶奶的无原则宠爱,稍大时当他们管不了孙子的调皮时,就常向我们告状,我们说教不管用时,就用最有效的一招“揍”。孩子越来越大后就开始用愤恨、报复、反叛来回应我们,记得他说过的最让我们伤心的话是:“你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让我过得不舒服。”他紧锁的眉头、咬破的指甲,压抑着多少愤恨吧?而那时的我们却觉得这是对孩子负责,是爱他的方式。现在想来我们是用爱的名义做着伤害他的事,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只有两个字“伤害”。所以他才会在QQ的说说里写下“我的青春如此疼痛”。而那时我们却觉得他是无病呻吟。
当孩子小升初失利时,当父亲的失望之余,想用激将法激起孩子的斗志 ,说了不少很伤孩子自尊的话,作为母亲毕竟心要软些,就竭尽所能地安慰与安抚,结果我们一软一硬,让孩子从中钻到了空子,孩子的心态想来是相当地没有安全感,他一边强硬地控制妈妈,一边软弱地屈从爸爸,时不时还利用父母不同的态度来挑拨父母的关系,以便从中获利。家庭人际关系的不平衡很难让孩子心理健康、阳光,所以有一段时间孩子的心情总是阴情不定,甚至产生了早恋的苗头,而且他学会了从电脑游戏中寻找安慰。一度也可算得上沉迷。记得有一次,我们禁止他玩游戏,他激愤之下竟然拉开窗户说活着真没意思,要跳楼自杀。当孩子以生命来威胁——只是为了玩游戏时,当时内心的绝望真是漫得全身湿透。也许任何事情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差,也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吧。
感谢这一次危机的成功处理,这也是我深刻反省并醒悟的一个开始。那时我已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心态已经有所调整。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极端行为时,我还能冷静处理。我知道孩子并不是真想跳楼,他只是想威胁父母达到其个人目的,如果我屈从和退让,那么以后就再也无法教育了;如果我强硬拒绝,他冲动之下真有可能跳下去,他会认为这是对我们父母最大的惩罚。大概是看清楚问题背后的后果,那时我竟出奇地平静。我不带任何情绪地开了口,以下是我们当时的对话,由于时间稍微长了点,可能不是原话,但基本意思是不会错的。
我(平静而温和):“儿子,妈妈请求你给两分钟时间,因为我有个问题有点好奇,想请教你一下。”
子(不耐烦):“有问题你抓紧时间说”。
我:“我很好奇,你这样跳下去是想摔死不是摔伤?”
子(好奇):“这有什么不同?”
我:“要是摔死的话,爸爸妈妈会非常伤心,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伤痛里度过,妈妈还有可能以泪洗面地度日很多年,但日子毕竟要过下去,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责任未了,所以为了活下去,我们要么再生一个孩子来代替你,如果生不出来就有可能考虑去领养一个,然后把对你所有的爱都给这个孩子,原先你拥有的所有东西也给他,当然,我们还会想起你,特别是逢年过节地时候,不过慢慢地想起你的时候会越来越少,想起你时心情会越来越平静,渐渐地再说起你可能会像说起一个故事里的人一样,你也知道当年外公去世时妈妈有多伤心,可是你瞧妈妈现在说起外公时已经很平静了。有时对着外公的照片都能笑了。”
子:“那摔伤呢?”
我:“那要看是轻伤还是重伤?”
子:“重伤。”
我:“重伤的话,很有可能会瘫痪,要是这样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一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让你天天躺在床上看电视,玩电脑,喂你吃饭,帮你翻身,用轮椅推你出去晒太阳,总之会把你照顾得好好的。但是唯一需要你忍受的是没有行动的自由,基本上只能看到房间的四个角,外面世界的精彩跟你没多大关系,你也没有什么朋友,更谈不上结婚生子了。”
子(思索中):“那就轻伤!”
我(走过去,朝窗外望了望):“我们家是四楼,这高度要是跳下去的话轻伤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除非出现奇迹。”
儿子一只手扶着推开一半的窗户,犹豫中........
我:“妈妈的问题问完了,你自已决定吧。我现在去做你喜欢吃的红烧排骨了。"
然后我平静地转身朝厨房走去,这时只听身后“咣”一声关窗户的声音,然后就听儿子嘟囔道:“我才不傻呢。”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用自已的生命来威胁过我们。
后来又跟他谈过关于珍惜生命的话题,现在就看他一上车就系安全带,惜命得很呢。
再后来,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样引领好孩子,激发他自我价值感,让他学会管理好身体、情绪、时间、学业。其间有效无效的工具和方法尝试了很多次,有经验也有教训。大体总结一下,真正有效的工具还真与“正面管教”的理念不谋而合。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点:
1、温和而坚定——态度温和(不激发孩子防御机制-尊重孩子),原则坚定(坚持约定好的规则-尊重自已);
2、共情后关注解决问题——换位思考,体验孩子的感受,接纳并尊重他的感受,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3、与孩子一起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分清双方的责权界限,各自做好份内事。
4、鼓励——用描述性语言叙述孩子的良好言行,促使孩子领悟到自已的能力,激发其内在动力系统地运转。
5、把犯错当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6、表达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