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了穿衣打扮,X姐发表了一番言论,就是人应该艰苦朴素,她举了一个例子,她参加培训时认识了一个老师,资产几个亿,人家的腰带用了20多年,一件衬衣也穿了十多年,为了提倡环保,上课时还让大家把窗户打开,不要开空调,你说人家没钱吗?你说人家没品味吗?
意思是,朴素才是真正的品味。
涂的跟个妖精似的,都是假大空。
是丑陋。
我发现其他人修行都比我高,人家都没发言的,就装没听到,我呢,当时也年轻,就喜欢抬杠,她越这么说,我越喜欢挑逗她,我问她,若是准备让你去CCTV录节目了,你买不买新衣服?化不化妆?
她起了高腔:我跟你讲,姐不是穿不起用不起,劳力士咱家也有,貂皮大衣也有,只是我觉得人不该活的这么虚荣……
反正因为这个事,我把她惹毛了。
后来,再也没联系过。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根本问题,是她怕大家瞧不上她。
最初是想得到大家的认可。
后来是想反击大家的不认可。
从而产生了对立情绪。
其实,若是她什么都不做,该说说,该笑笑,我就长这样,我就穿这样,我也的确没怎么念过书,大家肯定跟你相处的很好,很舒服,你不能有情绪,有敌意,人家打扮的好就是来勾引男人的?人家捆个爱马仕的腰带就是装B?
这也是不对的。
应该反过来理解,优秀的人都是化妆的,精心打扮的。
这与我们农村文化有关。
为什么农村人对化妆有歧义?
因为,当年大家都是不化妆的,全是素颜,只有那些不正干的女人才化妆,特别是刚流行黄毛的时候,谁染黄毛谁不是好玩意,有一个算一个。
我记得我读高中时,因为一个同学染了黄头发,班主任、科任老师都找她谈话,咱是重点班?你咋能染这个呢?影响不好。
对化妆有偏见。
这一点,你去学校看看就可以了,老师全是素颜。
即便化妆,也很淡很淡,几乎看不出来。
这就是圈子的价值观冲突。
要么,我就是素颜,我行我素,但是我有一颗真心,我至少对大家的心是热的,你们需要我的地方,我全力以赴,至于你们是否瞧得上我这个乡巴佬,那无妨,当然还要有个前提,我是讲卫生的,身上没异味,嘴里没异味。
要么,我就彻底改变,从发型到袜子,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并且愿意保持,就是我从今天开始全新的蜕变。
这个?
太难了。
我问过做形象设计的,我问,会不会很快就回去了?
她说,两类人是最容易回去的,一类是女企业家,她们自信惯了,也忽略了打扮,你给了建议,可能会听一段时间,时间一长感觉太繁琐了,浪费时间,算了,还是简单一点吧。还有一类就是层次略低的,想蜕变的,猛的一设计感觉好漂亮,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可是保持不了多久,这就如同大部分男人最帅的一天是新婚,因为打扮的用心。有一类人会保持的特别好,就是她本身就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你的建议是锦上添花,是稍事雕琢,那么她会保持的特别好。
我们一直都是不愿意承认阶层是存在的。
其实,不同圈子,思维模式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
不可调和。
你看今天抖音上的那些评论,感觉整体逻辑也就是初中生,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昨天刘X过来,他开了辆宝马530,我还调侃了一句:没去抖音录个提车视频?
他说,那还不被骂死?抖音人均法拉利。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小县城,能开个宝马530也算不错了,可是,你若是发到抖音上呢?
只有挨骂的份,前段时间,我还看到有个妈妈录了一个视频,她给女儿买了辆10多万的丰田,女儿录了一个提车视频,结果被骂惨了,说明大家都活在想象里,别说国内了,就是迪拜,这个被描述的富得流油的地方,所谓的遍地豪车,大部分都是国内售价20万以下的车子,太太太太太普通了,遇到豪车的比例比深圳、上海都低的多,全世界都是穷人多,这就如同俩人在网上争论加拿大好还是新西兰好,有个人一句话就中止了这个话题:你若有钱,你在哪都好,你若没钱,你在哪都不好。
为什么抖音上那么多劳斯莱斯,那么多法拉利?
全国的,都发上去了。
就显得很拥挤,仿佛人人都有。
评论区,也是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大家都学会了沉默,看看就行,不点赞,不评论,真正高赞的评论要么是直接开车,要么是抖机灵的,只要是舞蹈类的,紧身衣类的,瑜伽类的,评论焦点永远是两腿之间。
不仅仅是抖音。
现在微博、知乎,都是如此。
特别是一些时事的,很少有理性的声音,甚至中性的都很少,要么是拍马屁的,要么是骂娘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词叫:有偿沉默。
什么是有偿沉默?
虽然没有人为你的沉默付费,但是你却因为你的沉默而保住了你的网络ID,你的饭碗,你不是真的想沉默,而是用沉默的方式趋利。
你是有话要说的。
只是在惧怕什么。
昨天我在胡紫薇的微博下面看到一句:我都不敢评论,我瞧不起自己。
N多人点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