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始于极限》。
若是说最开始,我是抗拒的。
因为我本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我甚至对超过一千字的文章就产生恐惧。
看到页码多数要放弃。
在我记忆里,我父亲是有很多书的。
而他的骄傲之一,就是太多的书他都读过。
同样令他遗憾的是,作为他唯一儿子的我却完全没有继承他这一习惯。
我从小对书避之不及。
似乎里面有魔鬼。
可能说魔鬼有点过激。
但如同是吃被煮掉汤汁的鸡肉一般。
毫无滋味。
每次在看书前我都头皮发麻。
多数是周遭的朋友反复的规劝或者推荐。
才勉强捡起书本来读。
读的过程中也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才能坚持下去。
否则大概是每过十分钟,便要走神一次。
有的人读书是孜孜不倦。
而我是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坚持读下去。
真的要能读出其中奥妙滋味,从而达到忘我自发的研读,则需比别人更多章节投入。
但唯一让我庆幸的是。
我个人坚持的自驱力还是不错的。
因此但凡是有书开始启动去读,总还是要能把它读完的。
似乎可能是天生刻在基因中的对于“完成”一件事本身的执念。
凡事都要有一个完成,或者一个交代。
其次是艺术品鉴能力尚可。
虽然我这样说有一些自我吹嘘。
但我对自己对于艺术好坏的评定,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总是能抓住,或喜欢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研读。
这一点倒是值得欣慰。
因此,得益于身边总有一些不忍看我掉队的好朋友,以及个人自我内驱的一些因素。
这些年也偶尔了了的读过几本书。
远远称不上博览,最多算半个未掉队。
这一次在朋友的推荐下读这本《始于极限》我依然是抗拒的。
如果不是因为本身对此书的好奇,以及对于“这一位朋友”本身的好奇。
可能这次推荐的命运就和其他大抵一致。
终将躺在我微信收藏里,直到彻底忘记。
所幸它并未遭受如此的命运。
在今天这个既无其他事需要做,以及心安理得已经完成所有既定工作的日子里。
非常有幸的开始研读这本《始于极限》。
对,我是读完前两章后开始确定这个词—— “非常有幸”。
故事描绘的世界或角度很新奇,撰写使用的手法也同样有趣。
通过两位相差四十岁女性作家的往来书信来展开。
探讨了女性自身在性与爱、社会价值、思想伦理、动机本心等一系列敏感的话题。
似乎不应该是一位男性读者所介入的。
但读后又同样能如此的引人入胜。
而本书采用书信这种方式很直接,也很简洁。
可以很好的带入笔者自身的观点,用非常平直的手法来书写。
同样大胆的是,书信中的人亦不避及自身的经历,敢于赤裸的展示在对方面前,也敢于直面对方的观点。
非常佩服。
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看完。
其实也就仅仅看过两章而已(期间每过十分钟,便要走神一次的老毛病依然显现)。
但我已然是深受震撼。
我大概是从前年开始萌生出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业余作家的想法。
其实这是含蓄的说法。
若要揭开我内心真实的诉求则是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作家。
并留下足以震撼人心的佳作。
当然这样的想法非常不切实际且过早暴露容易让人嗤之以鼻。
因此便顶着业余、或者玩票的帽子开始推进这件事情。
这样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留足回旋的余地。
当然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多来源对自己的不自信。
而仅仅是两章《始于极限》的阅读,已经让我深感和顶尖作家之间无法逾越的恐怖鸿沟。
同样是文字表达和观点陈述。
上野千鹤子女士仅用了一封回信就将我深深的震服。
我有感于为何能如此直白且不顾及他人感受说话的同时,也被千鹤子那凌厉如刀的视角,渊博的知识,以及读后让人头皮发麻的逻辑分析深深的震服。
我是认识一两个专业作家朋友的。
他们让我深感厌惧的便是他们那辛辣的视角,就如同狡恶的蝙蝠总是从最鬼魅的角度找到撕开猎物的痛处,接着又如同残忍的鬣狗一般毫不顾忌猎物的疼痛反复的撕咬。
但这可能真的是一位专业作家做要具备的必要品质。
而我蠢顿如猪的脑袋似乎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说一些与人雷同的观点或拍手叫好。
仅此而已,实是无能。
同时我无法想象文字为何能有如此的张力和刺力。
千鹤子女士每一句话都似乎能把对面的铃木凉美女士皮肉撕开,又能极度准确的找到筋骨之间的衔系部位,用最纤细的刺针精准命中,直击灵魂。
让人读后不寒而栗。
如果换成我是铃木凉美,恐怕在读到信的瞬间已经两腮发红,汗如雨下了。
一个好的作品似乎不需要千言万语。
或者说如果要千言万语才能描述出你的观点那一定不可算做是一部好的作品。
我一直纠结在文字不要啰嗦或者又生怕写少了读者无法理解。
当然最后明白是我自己的功底不够,始终无法洞穿别人的心理皮层,导致言不达意,不可共鸣。
而看到千鹤子女士的文字我更是有要放弃写作的想法。
因为毕竟是庸庸之辈,又何必与云鹤相较于天地。
到此为止吧。
还是要非常感谢这位朋友推荐这本《始于极限》。
我会坚持将它读完,并在最后多次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也希望能对自己的文字之路带来帮助。
感谢。